第132頁 (第1/2頁)
黃如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所謂全社會階層流動性,重點在於政府高官。只要高層不是始終被世家把持,而不斷有底層人民進入高層,流動性就很好了。唐朝比之漢朝、宋朝比之唐朝,世襲蔭舉一直在變少,但明朝似乎又比宋朝多,這應該說確實有退步。可明朝的科舉取士又比前代更嚴格,宋朝還有不少人蔭舉入仕,宰相中更不乏呂夷簡、呂公著父子,范仲淹、範純仁父子,史浩、史彌遠父子這樣的宰執世家,而明朝便再無一對父子兩代為相的例子。
當然,宋朝那些宰執世家也並非全靠父輩餘蔭挺進高層,他們也只是生在宰執之家,仍要考中進士才能獲得認同。宋朝讀書人雖多,但宰相家庭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孩子贏在了起跑線上,而明朝隨著公共教育的發達,這種優勢也不明顯了。整個明朝二百七十六年,宰相之子考取一甲進士的只有楊廷和之子楊慎、張居正之子張懋修極少特例,高中者絕大多數來自底層。宋朝尚有呂公著、範純仁這種兼具世家和進士身份的中間階層,明朝的楊慎、張懋修顯然不成其為一個階層,何況他們也只是中了狀元,遠沒當到宰相。在科舉人才的主導下,明朝官場漸漸形成了&ldo;中外文臣皆由科舉而進,非科舉者毋得與官&rdo;&ldo;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rdo;的規矩。
縱觀明朝一百六十三名大學士的履歷,其中有一百五十七名進士出身,佔總數的98(另六名也有舉人等較低功名,而且全部集中在明朝建立前六十二年)。而一甲進士(狀元、榜眼、探花這前三名)更多達四十一名,佔總數的四分之一!整個明朝共產生了八十八名狀元,其中便有十七名入閣為相,比例高達五分之一。除了成績最優異的一甲進士可直接入翰林外,二三甲進士登科後還可以進行選館考試,考出兼具文化素養和行政能力的人才,稱為庶吉士,可在各部門實習三年後任實職。明朝共有八十七位宰相為庶吉士出身,超過總數的二分之一。
我們很容易從這個層次明顯的結構看出,明朝政治最大的特徵便是由考試成績決定仕途,而不是出身門第或者其他,這激勵了無數人捧起書本,形成了全社會的文化大繁榮。全社會考取功名的機會也相對公平,美國社會科學院院士何炳棣教授(pg-ti ho)研究了明朝所有進士的家庭出身,其中祖上三代從無人獲得任何功名和官職的a類進士佔總數的475。更重要的是,這個資料在漫長的二百七十六年中,除明初從峰值降為均值外,自明孝宗朝起便穩定在均值。也就是說,完全平民出身的進士始終能佔到一半左右,社會並未隨著時間推移產生兩極分化的馬太效應。這表明這個體系本身具有內在的反馬太效應機制,這或許歸功於明朝發達的公共教育體系。儘管大多數人無法投胎在官宦之家,只能接受政府提供的普通公共教育,但教育條件和學習氛圍也並不比富貴家庭差太多,純平民和富貴家庭的孩子成績旗鼓相當。
稍微意外的是,宋朝的對應資料是53,這和產生了大量宰執父子的印象似乎並不相符。這或許和明朝人排斥官宦出身的心態有關‐‐同等條件下,明朝人更願意提拔貧苦出身的寒士。而宋朝官宦子弟中進士的雖比明朝略少,但只要能中,這種雙重身份使他們提拔起來也很快。所以宋朝的官宦出身進士數量更少,但走到後來並不輸給寒士。那宋明兩種用人傾向哪個更好呢?儘管優先照顧寒士看起來似乎更公平,但出身宰執之家本身也是一種難得的教育經歷,非常有助於人格塑造。宰執之子只要不是靠父輩的關係上進,而確是透過公平考試獲取功名的仍是棟樑之才,確應重用而不應逆向歧視。事實上,宋朝的官宦世家和寒門子弟相處得非常融洽,宋朝公認最優秀的幾位宰相文彥博、呂公著、範純仁便都是宰執之子繼續為相的傑出代表。
良好的人才選拔機制帶給了社會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