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華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便越將精力投入到交際之中,等到做了官,便又終日憂心失去權力。
自此,媚上壓下。
如何穩定自己的地位,牢固自己的統治,已經成為每日三省吾身的功課。
朱由檢的思緒開始飛的越來越遠。
他現在可以重用徐光啟,也可以去重用德國人湯若望,就像千金市馬骨,吸納很多來自西方的優秀人才。
現在的大明具有這樣的吸引力,即使祂已經是一個腐朽的國家,但在西方各國人的眼中,神秘的東方古國依舊罩著一層天朝上國的光彩外衣。
大明,是一個大國,一個很大很大的國家,比他們的祖國疆域更廣袤、人口更多。
就好比是三百年後的老美,大明具有吸納各國人才的聲望優勢,利用好這個優勢,朱由檢可以快速實現科技迭代。
往大了不敢吹,三五十年是可以做到的。
燧發槍、滑膛炮這些軍工方面的時代利器更是拿來就能上馬生產,毫無技術壁壘的阻隔。
然後又如何呢,吊打皇太極、平了後金,會讓他朱由檢很有成就感嗎?
或許史書上會誇讚他朱由檢中興之主,是大明朝的救世主。
可等到自己死後,二百年後的大明,會不會取代滿清,成為又一個閉關鎖國而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腐朽王朝,從此被釘在中華文明歷史恥辱柱上?
這個時候,朱由檢便會想到那個偽命題。
假如滿清沒有入關或者沒有打過李自成,取代明朝成為這片土地上的統治政權是大順王朝,是不是就會避免很多的悲劇?
也就不會讓西方人踩在我們頭上作威作福了,不會嚴重傷害到我們民族的自尊心。
不會再有普通老百姓見到洋大人時下意識的覺得人家是高等人種。
這個偽命題註定不會有答案,因為所有的過錯晚晴政府已經全部背了過去。
朱由檢想了很多,越想越覺得頭疼,最後強行斂迴心神,靜靜傾聽徐光啟的話。
他知道該怎麼去用徐光啟了。
“先生之博學,實為國家瑰寶,若置先生於廟堂案牘之間,朕反覺不美。”
朱由檢誠摯言道:“朕本意請先生復仕,擔任內閣首輔之職,現在倒想請先生屈身,工職於教育,這一身的博學合東西兩家之長,為我大明朝,教出更多優秀的後繼人才。”
徐光啟微微錯神,很快有些擔憂的說道。
“臣自當年入天主教,傳西方教術,為世俗所不能理解,教育恐難成行。”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朱由檢笑著寬慰一句:“朕相信,世俗會理解先生的,也一定會支援先生的。”
徐光啟雖然心中還是覺得困難,可朱由檢開了口,當下也只能勉強接下這份差事,表態一定盡力而為。
至於世俗會不會支援徐光啟,朱由檢自然有他的辦法。
如果解決不了麻煩,那便解決製造麻煩的人!
小冰河時期的天災人禍,讓中國這個國家千瘡百孔、滿目瘡痍,卻也給了中國最好的重生契機。
很多曾經註定無法完成的事情,那滔天的阻力,在這個時期,將通通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