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華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北京城猛然一下安靜下來,就好像時間線突然被按下了暫停。
被按下暫停的又何止只是一個北京城,大明這個國家也是如此。
庚辰國難朱由檢固然是殺的過癮,可換來的結果就是六部五寺一院一司全空。
來自全國各省的奏本比臘月的雪花還要多出數十倍,但卻沒有人再去處理。
幾千道本全被送進了乾清宮。
王承恩望著這堆積如山的奏本,再看看朱由檢,都替後者擔心。
如此之多,皇帝能處理過來嗎。
朱由檢當然處理不過來,他只看了幾十道之後就懶得再看,奏本一合直接喚來內侍。
“全給朕燒了。”
內侍先是一楞,隨後便是一哆嗦,連忙領命安排人手來做。
他竟然敢在朱由檢的面前發呆?
想想都後怕。
王承恩也是沒想到,他和尋常太監不同,面對朱由檢的時候膽子還是要大些,因此敢開口問上一句:“陛下,您不看了?”
“有什麼好看的。”
朱由檢向後一仰,就開始閉目養神:“全是地方報災、報反、報亂的奏本,要麼求著朝廷撥錢撥糧賑災,要麼求著出兵平叛剿匪,這樣的奏本你讓朕怎麼處理。”
王承恩頓覺噎住:“陛下,這、這些可都是關乎社稷安定的大事,難道不該處理嗎?”
作為一個大一統政權,民生艱苦不該賑災嗎?地方作亂不該平定嗎?
這顯然不能作為一個問題,因為答案是肯定的。
該!
但很遺憾,朱由檢不那麼想。
因為此時此刻的大明,只不過披著大一統的皮,卻沒有大一統的實。
“如果地方省府縣官員都同朕一條心,地方有難,朕當然要替他們思量,但他們和朕不是一條心啊。”
朱由檢嘆出一口氣來:“現在地方上那些官員,到底哪些是一心為民請命的好官,哪些是憋著心思從朕這裡騙錢的惡官,朕名為聖人非聖人,看不出來。
既然看不出來,那就乾脆一視同仁,寧殺錯不放過,全當做貪官汙吏來處理,所有賑災、平亂的奏本一律不批,讓地方自己想辦法。
這個年熬不過去就熬不過去,朕也沒辦法。”
這種事朱由檢不需要向王承恩過多解釋,也不會說什麼心有餘而力不足之類的話。
現在的他有心,更有力。
藉著庚辰國難那一晚的混亂,明鏡司、司禮監抄家抄出多少銀子?
這麼說吧,二十多天了至今還沒有稱量好。
就眼下已經稱量出來的便已經高達三千五百萬兩。
什麼銀冬瓜、銀磚比比皆是,甚至還有官員將銀子熔造成床板的。
至於糧食,大明朝從來不缺糧。
小冰河時期大旱、大澇、嚴寒接連不斷,那怎麼會不缺糧呢。
這件事放後面再去說,只說現在的朱由檢,有錢也有糧。
所以不存在心有餘而力不足的說法。
這個災他偏偏不能救!
這些賑災用的銀子糧食一旦出了北京落到地方手裡,就不可能再到百姓手裡,就這麼簡單。
朱由檢拿過崇禎劇本的第一步計劃,是重新實現中央集權,或者說更準確些的皇權大於一切。
在這一步沒有實現之前,他什麼多餘的事情都不會去做。
任何一文錢、一粒米都至關重要,比人命更重要。
“朕知道現在天下的百姓嗷嗷待哺,知道很多地方易子而食、生靈嚎啕,等著朝廷救他們的命,等著朕這個君父救他們的命,可朕做不到啊,朕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死,看著他們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