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蜜清的朝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本事,疏通關係把他撈了出來。
但是李虎莽撞,鬧出人命,新師爺見二人有牽連,趁機落井下石,要抓捕二人。
吳亮實在是無妄之災,便要上別處申冤,不曾想新師爺已經說動知縣先修書一封,官官相護,要取吳亮性命。
幸虧半路上李虎放心不下跟過來,趁機救下他。
二人一合計,決定投奔到二龍山的兄弟處。
吳亮是讀書人,且在官府做過事。
夏知寒心中想到,或許他對朝廷還有一二分嚮往,不知可不可以從他這裡入手。
若是可以說服斬虯寨上下歸順朝廷,說不定能免一場兵禍,而東若也可以……活下來。
只是那日聽他對朝廷頗有微詞,不知道有何心結。
吳亮有心交好,夏知寒也順水推舟,只將前事略過。
二人言笑晏晏,從人生哲理說到詩詞歌賦,李虎聽得兩眼轉圈圈,只能蹲下來無所事事地摳著地面。
“夏夫人真是博古通今,說來從前我見了一副對聯,只有上闕沒有下闕,不知夏夫人有無見教。”
吳亮手指拈著鬍子,問道:“行無足,袖無手,千容萬貌天下走。不知夏夫人可有佳對?”
這副對聯看起來平平無奇,並無難處,夏知寒摸不準吳亮的意思。
他是在試探什麼?可是這沒頭沒腦的,他實在是不解其意。
夏知寒並不在江湖行走,並不知道他們江湖人的名號本事,故而困惑。
吳亮說的是千面蛇君,夏知寒自然不知曉。
他謹慎斟酌著回答:“日下霧,晨下珠,四海五湖入川流。”
吳亮說的是個謎語,他便回了一個謎語。
句式無錯,對仗無錯,這是夏知寒現下唯一的辦法。
吳亮聽後,眯起了眼睛:“原來如此,夏夫人聰慧過人。”
“是我等有眼不識泰山。”
忽而又提起:“不知夫人的劍名何物,可能給我等一觀?”
矇混過關了。
夏知寒掩下紛亂的思緒,笑道:“自然,其名“橫秋”,是長輩所賜。”
東若有一把刀一把劍,刀名“飛光”,是她珍愛的佩刀。
劍為“橫秋”,是他們成親那日,東若的師傅,也就是四當家所贈。
四當家宋川流,恰好與夏知寒的對聯相應,歪打正著。
“那便是了,橫秋劍客宋大俠早已退隱多年,我等仰慕已久。”吳亮大笑。
“今日與夫人相談,受益匪淺,來日還請夏夫人不吝賜教。”
“謝謝夏夫人。”見二人終於聊完了,李虎終於鬆了一口氣,急不可耐地告別。
總算送走了二人,夏知寒長舒一口氣。
他垂下眼,看著面具,目光一凝。
等等,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