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諸子百家——農家 (第1/2頁)
芹菜豬肉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餓走拋家舍,縱橫死路歧。
廣廈城中的百姓逃得逃,死得死,捱過饑荒的且還留在城裡的百姓不足一成。
整個廣廈城的行人很少,活像一座空城。
寬闊的土地上裸露著原始的泥土和草根,那原先生著的草木皆為百姓所食。
一位老人揹著包袱徒步,身後還跟著不少的年輕人。
這一行人無一不身強體壯,他們是在廣廈城生活的農家一支,為首的則是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
徐夫子走出廣廈城,一路上,他見到了不少腐臭的屍體。
再次途遇一座村莊時,他又看到了熟悉的場景。
村莊空無一人,房屋平日舂米用的木杵和石臼都成了擺設,毫無用處,炊具上堆滿了灰塵,蛛網遍佈。
徐夫子摸了摸自己發白的鬍鬚,無可奈何的強忍心中悲意。
一行人快速出了廣廈城。
徐夫子的一眾弟子似乎是終於忍不住哀嘆,他們強忍淚意:
“有天不雨粟,無地可埋屍。這雨,為何不早點降下。”
“是啊。”
不知道是附和弟子的話還是在嘆息,徐夫子竟覺著有些累了。
農家並未在天災最嚴重的離開廣廈城,相反。
徐夫子等人和官府商量,希望官府能發放賑災糧,可惜農家言輕。
諸子百家時期,農家列為“九流”之一。
隨著朝代的更迭,農家勢弱,佔據在百家中的地位逐漸降低。
無法,徐子夫只能聯絡好友用銀兩換糧,但這一點點的糧食又怎麼夠呢。
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直到暴雨過後,徐夫子依舊在廣廈城指導百姓補種粟苗。
等到一切步入正軌,徐夫子才決心離開廣廈城。
幾日前,廣廈城流入了不少和市價相同的糧食。
災禍過後,糧食的價格還維持在一個高價,而這批糧食卻並不是高出市價幾倍的價格。
徐夫子也對這批糧食多關注了幾分。
不曾想,隨著這批糧食流入廣廈城的,還有許多較為新鮮的蔬菜。
這些蔬菜顆顆個大飽滿,無論是葉片還是其中根莖都比尋常蔬菜要長得大些。
要不是關於這些青菜的形狀,徐夫子爛熟於心,他也會懷疑這是不是他原來見過的種類。
徐夫子對這些蔬菜產生了濃重的好奇心。
這些菜蔬是如何長成的。
他們的菜種是否和普通菜種相同。
這樣的菜蔬為何他從未見過。
各位疑惑接連冒出,那日徐夫子輾轉反側了才決定去問菜商關於這些蔬菜的來源。
菜商很快的就告訴了徐夫子他是從何方收的蔬菜。
黃縣現在的蔬菜可是香餑餑,若是一般人,菜商可能還不會這麼爽快的供出自己的貨源。
徐夫子是廣廈農家一支的領頭人,他認識徐夫,也知道徐夫不會和他搶這門生意,於是就說了。
這些蔬菜還有現在的糧食都是從黃縣拉出來買的。
黃縣少有人行商,這位來廣廈城賣菜的菜商是廣廈城本地人,他是偶然得知了黃縣的蔬菜渠道。
徐夫子一聽,思索著黃縣這處地方。
黃縣是廣廈城隔了十幾裡的一個鄰縣,是旁邊安平的一處再平常不過的縣城。
在饑荒到來之前,黃縣的百姓不比廣廈城百姓富裕。
災禍一來,廣廈城的百姓逃荒離開,徐夫對黃縣最近的印象還停留在徐則州平亂流民被革職一事。
當時徐子夫還有些許唏噓,徐則州他見過幾面,是清廉正直之人。
而今黃縣換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