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推廣良種 (第2/2頁)
芹菜豬肉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月紅就知道李阿婆是觸景生情了。
她的家人和李阿婆的家人都死在了災禍中。
月紅並未釋然,但臉上的喜悅怎麼藏也藏不住:
“雨來得不晚,穆大人給了一批水稻的良種,按大人的話說,這批糧種產量大抵是粟豆的兩倍!”
“現在我和穆姝在負責水稻良種的推廣,相信不日黃縣就會有一半百姓種上高產的糧種。”
李阿婆聽著聽著心情就沒那麼糟了:
“好啊,穆縣丞不愧是神仙子,有了這良種,黃縣百姓會越過越好的。”
穆清預計黃縣一半農民都種上雜交水稻的設想無疑是美好的。
實際上現實會比預想要殘酷。
黃縣水利工程結束,大部分農民的莊稼有了十不存一,少是少了點,不過救了一救等到秋收能收穫一點是一點。
黃縣的土地稻和麥還有粟豆都是一年兩熟。
水稻根據種植制度不同分為一季稻和二季稻等型別:
一季稻通常在清明節前後進行播種;
而夏季六月底七月初的時候就可以進行二季稻的播種工作。
黃縣無霜期較短,單位面積裡光照條件好不過積溫時間不足。
現在是六月底。
粟的種植時間在春季和秋季,夏季氣溫較高,不利於粟的生長和發育。春季是粟的主要播種期,一般在3月至4月進行。
而秋季適合生長相對較短的早熟粟品種,一般在9月至10月播種。
距離粟的收穫還有三月。
這個時間點又剛剛卡上二季稻的種植。
穆清帶著穆姝還有月紅一直在預熱關於水稻的種植事宜。
公告都發了好幾條。
穆清讓各個里長在村落裡宣傳雜交水稻的高產量,穀粒大等優點,打算在七月初正式開始雜交水稻的種植。
黃縣大多數百姓是靠土地吃飯的,他們經歷了旱災後就一直將穆清視為派來拯救他們的神仙子。
他們對縣衙重新建立信任。
但。
糧食太重要了,糧種一事,關乎生存。
比起拿農田來種植雜交水稻,他們更情願補種粟豆。
儘管那雜交水稻再好,若是出現意外產量不高,對於他們來說要承擔的風險太大。
所以到現在,開闢農田種植水稻的也只有縣衙裡小吏的家屬,還有就是農田數量多的胡銀等人。
歷來,人們接受新的事物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由排斥到嘗試,由嘗試到推廣,到最後的普遍應用。這是一個慢慢發展,循序漸進的過程。
穆清不會去怪黃縣的百姓,他們沒見過雜交水稻的產量,或許他們對水稻的認知還停留在畝產100斤左右。
新事物總是未知的,不瞭解所以不安,但不能因為不安止步不前。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新生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水稻推廣這塊硬骨頭,穆清勢必要啃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