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飛陳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連續掰下來一層紅磚,全部都是豆腐渣工程。
上下層連線處砂灰中的水泥含量微乎其微,抓起一塊兒輕輕一捻就成了一團粉末。
旁邊的牆垛都非常牢靠,可夾層重地卻如此的偷工減料,這完全不符合邏輯。
陸飛判斷,很可能是故意為之。
要是夾層封口,為了方便取東西做成這樣情有可原。
可這明明是夾層底部啊!
按理說,夾層底部越是牢固,越能更好的保護物件兒,可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啊?
難道說,下邊還有貓兒膩不成?
陸飛心生疑惑,再次嘗試掰第二層紅磚。
果然,第二層也是豆腐渣工程,輕輕鬆鬆就可以取下來。
接著嘗試第三層,同樣如此。
不過,當第三層中間的一塊兒紅磚拿掉,下邊卻露出一個塑膠包裹。
嘿!
果然有貓兒膩!
看到這裡,陸飛興奮至極。
夾層中的金條,啟功的字,李可染的牛,全都擺在明面,卻把這個塑膠包藏得這麼深。
就算用大腿想,這裡面的東西一定比外面的更加貴重。
陸飛快速把邊上的紅磚拿掉,一個長二十五公分,寬二十公分左右的塑膠包裹完全呈現在眼前。
上手拿出來,分量很輕。
把包裹放到床上,陸飛迫不及待馬上拆開。
外面的塑膠布拿掉,裡面是一塊兒長方形海綿。
海綿中間鑲嵌著一隻檀木盒子。
盒子古香古色,包漿厚實,沒有任何浮雕圖案。
輕輕將盒子開啟,裡面是一塊兒紅布。
再拿掉紅布,陸飛眉頭緊鎖豁然站起,雙眸之中綻放出兩道精芒。
“這怎麼可能?”
紅布里面是三枚印章。
左右兩邊為正方形,高一公分,邊長兩公分半左右。
中間一枚橢圓形。
高一公分,最長直徑將近三公分。
三枚印章的材質為極品田黃石,由三條田黃石鏈連線在一起。
陸飛伸出微微顫抖的雙手,將三枚印章的印面翻過來觀看。
左邊一枚的印文為“乾隆宸翰”。
右邊的印文是“惟精惟一”。
中間橢圓形的印文是“樂天。”
這三枚印章的篆刻方式與璽文佈局均有不同。
左邊一枚為陽文,佈局採用標準格式。
中間一枚也是陽文,“樂天”兩字居中,左右飾以螭紋。
右邊一枚為陰文,採取迴文法排列,整個印面飽滿勻稱、和諧美觀。
大白天的,陸飛開啟手電再次仔仔細細的觀看了兩遍,腦殼嗡嗡作響,整個人頓時不妙不妙的了。
天啊!
這竟然是乾隆三鏈璽。
這東西失蹤幾十年,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幾十年間,無數大佬尋找未果。
可它怎麼會出現在一個小小的貨運站一把領導手中?
這完全不科學啊!
蓋章狂魔乾隆大帝擁有一千八百多枚印璽。
其中除了以陣容龐大而著稱的九讀《鴛錦雲章九件套外,名氣最大的要算以三條田黃石鏈所連線而成的田黃三鏈璽了。
據記載,在康熙年間福州壽山挖出一塊超大極品田黃石,作為貢品獻到了清宮,在庫房裡靜靜地躺了近百年。
乾隆做太上皇的時候,機緣巧合,這塊石頭被呈到了乾清宮。
乾隆爺對其一見傾心,命工匠精心雕琢,於是絕世重寶乾隆三鏈璽就此誕生。
三鏈璽的製作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