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汝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電視的螢幕依然沉著地展示戰場的景觀,攝像機的鏡頭忽然轉向了昆嵩機場和波萊古機場,那沉睡嬰兒般的重磅炸彈正被搖籃車推進彈艙,機場上飄動著白色的雲朵,在白雲中編好隊的機群飛向溪山。……
&ldo;海軍陸戰隊,在溪山西南陣地與敵肉搏,血戰兩小時,前進300米!我強大機群正向敵人炮兵陣地實施轟炸。溪山保衛戰已進入第55天!……&rdo;這是播音員的畫外說明,&ldo;敵人陣地動搖,傷亡慘重,累計約6000餘人,我軍傷亡約500餘人。&rdo;
畫面突換,從前沿陣地突然轉向溪山機場,不斷有炮彈爆炸,有一架折斷機翼的c‐123運輸機在跑道一側熊熊燃燒,又是播音員的畫外說明:
&ldo;對溪山守衛者來說,這是最沉重的一天,溪山落下1400發炮彈,飛機跑道受到損傷,一架正在卸貨的運輸機被炮彈擊中並有16人由此喪生!&rdo;
此時,詹森總統也對著電視螢幕沉著臉,心緒惡劣地嘟囔著:&ldo;可怕的現代科技,這些混蛋記者把血淋淋的場景拉到那些沒有經過戰爭、聽見耗子叫就害怕的婦女兒童面前,我敢保證,北越人根本就看不到溪山還有炸彈的煙霧,也聽不到飛機的轟響,美國人在自己嚇自己!&rdo;他把臉轉向一邊,眼神裡流露出難以名狀的衝動和煩亂,&ldo;美國是在為自己的榮譽而戰鬥!&rdo;
也許就是從這一刻起,美國的越戰政策開始轉向。我暫且離開美國首腦、軍政要人和公眾,再回到溪山。它不是奠邊府,美軍把它守住了,可是,溪山圍困給美國帶來的心理創傷卻不啻於奠邊府的陷落!
詹森總統為了美國的榮譽必須奮戰下去,他在送海軍陸戰隊去增援溪山時說:&ldo;這是在越南的決定性時刻,我們必須打贏!&rdo;
溪山終於保住了,3月31日,北越軍結束了77天圍困,撤出了戰鬥。美國官方宣佈北越軍的春季攻勢死亡37000人,在溪山丟下了1602具屍體。威斯特莫蘭鄭重宣佈越共把溪山當成美國人的奠邊府的企圖以毀滅而告終。但顯得軟弱無力,並沒有在美國或是南越引起微弱的激奮之情。
春季攻勢,在軍事上美國勝了,但在心理上卻敗了,越戰的支持者一落千丈,它促使美國的越戰政策來了個決定性的逆轉。因為越共的春季攻勢失敗,僅是戰役戰鬥的失利,它卻顯示了自己的巨大潛能,給美國公眾帶來了深刻的衝擊力量。越共怎麼會發動這樣大規模的進攻?下一次的行動是不是更大?越戰何時才是盡頭?春季攻勢是第一次向美國進行的力量示威。
在勝利的日子裡,詹森的心理負擔卻越來越重:2月14日,政府提出的1969年度的戰爭預算為320億美元;2月15日,空軍報告,在北越上空損失了第800架飛機。在此同時,威斯特莫蘭將軍要求增派206000名士兵,以便乘勝越過邊界(也就是進入寮國和柬埔寨)去追擊潰退的敵人。……
在戰鬥高峰時期,美軍每週的傷亡人數是543人。所以在美國公眾中享有盛譽的新聞播音員沃爾特以罕見的個人報導方式宣稱越南戰爭是一場軍事對峙,美國所付的代價太大了,只有談判是唯一的出路。無疑,這對越戰的進一步升級是致命的一擊。美國公眾的反戰情緒達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威斯特莫蘭深深感到:溪山是美國政治上的奠邊府。
越共的春季攻勢造成了政治和軍事的雙向逆轉:
越共:軍事上失利政治上勝利;
美國:軍事上勝利政治上失利。
(二)走向和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