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汝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孬種!我踢了他一腳。直到今天,我才知道他不是攻佔寶巖村的那個安德森。……這次出敵意料的突襲,可以說完全成功,我們打死了30多名敵人,抓了7個傷俘。其餘敵人都四散潰逃。後來大都落在各地遊擊隊之手,我們僅僅傷四亡二。……這次戰鬥使我晉升為上尉,接替阮文林,擔任了防衛寶巖村到勺子湖的遊擊連連長。……&rdo;
&ldo;可是,你現在是少校營長了!&rdo;
&ldo;那是攻打溪山之後的事了。……&rdo;
&ldo;你對目前的抗美鬥爭有什麼預想呢?&rdo;
&ldo;我當然非常樂觀。……我還想,等到勝利之後,我也像阿爸那樣,到中國的軍事學院去留學。……我希望未來的越南是一個軍事強國!&rdo;
(三)奠邊府之行
在去奠邊府的前一天,喬文亞忽然病了,腹疼甚劇,住進了醫療隊。張科長本來也想去奠邊府,此次正好陪同我們前往。因為黎東輝親自去,也就匆須再要翻譯。
因為停炸,我們白天行車,從容而又安全,但因彈坑累累,異常顛簸,張科長不斷囑咐司機控制車速。我們沿13號公路行駛,中午到達芽富用餐。下午過黑水河到達安州,轉上6號公路,沿拾宋早再山南麓西行,在山路的轉變處,突然出現兩個越方辦肖兵,招呼我們停車,而後用越語和黎東輝說了許多話,並向我們點頭致意,眼神裡卻帶一種異樣的神情,似乎預告前面有什麼危險,然後揮手放行。
黎東輝告訴我們,前面有蘇聯的飛彈陣地,蘇軍經常有車輛來往,如兩車相遇,應互相讓路,免生事端。
我在支隊時就聽到過中、蘇兩車相遇,各不相讓,互相對罵,劍拔弩張的局面,那時,國內&ldo;打倒帝修反&rdo;的口號已經在援越部隊裡廣為傳播,兩車相遇給蘇修讓路成了政治問題和立場問題。此後,凡中蘇雙方車輛穿過對方防區和駐地時,必有越方同志陪同出面斡旋,或是乾脆像拉架似的擋在中間,不讓雙方見面,但雙方仍然怒目相視,恨恨不已。
我不斷地向車外隙望,總想看看蘇修的薩姆‐2型飛彈在發射架上是什麼樣子,但這時忽而微雨濛濛,鉛灰色的雲霧籠罩住迤邐的山峰。山間空氣特別清新,給我一種快感。
黃昏時分,我們到達山蘿,但山蘿城已經不復存在,政府機關早已在山林竹屋或是巖洞中辦公。我們沒有去麻煩他們,便在我們的施工部隊住宿。當連隊指導員得知我是剛從祖國來的,要我向連隊介紹一下國內的文革情況,以慰他們對祖國和故鄉的渴念。
我只能說了些形勢大好不是小好之類。第二天中午在巡教用餐,稍事休息後繼續前行。在離奠邊府尚有15公里的地方,黎東輝要車停下來,指著路側的一片叢林說,當年攻打奠邊府的人民軍總指揮部就設在裡邊,又問我要不要進去看看。
&ldo;有多遠?&rdo;
&ldo;大約進去一公里,&rdo;黎東輝說,&ldo;不一定能認得出來。上次中國作家訪問團來時,陪同的同志進去找過,還能看到當年挖的壕溝。……&rdo;
如果處在平時,即使草叢中有毒蛇和旱螞蟥,我也還是想進去看看。也許能找到當年失落在草叢裡的菸灰缸、鉛筆頭、酒瓶子、罐頭盒之類的紀念物。如果讓一個患風濕病的人陪我進去,那就太過分了。當我表示不想進去時,我看到張科長輕鬆地舒了口氣。
下午5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