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年成豐收。一個學者的政治警覺性,往往並不是那麼敏銳的。
終生受用
在1950年代初,臺灣人相當懷念日本人,因為日本人的確把臺灣建設成一個不錯的地方,但是日本人把臺灣人當二等公民,臺灣人也知道,不在乎。當時在臺大,日本教授留下日式的房子,榻榻米後來改成地板。日本人住的話,六個榻榻米就可以住一個人,八個榻榻米住兩個人。一個榻榻米三尺寬,六尺長,所以改成地板,放上床,就很擠了。臺灣大學的教授們,分配的宿舍,大多在溫州街、青田街一帶,舊時日本教員的宿舍。
當時師生關係比較密切,我們常去老師家請教。學生少,老師的房子離學校很近,我有什麼問題,老師就說:“你有空到我家來問話。”這種作風后來沒有了,在大陸也不多。同時代的大陸正是烏煙瘴氣,就是臺大一塊安靜土,那七八年裡,培養了一批臺灣人文學科的學者。
我1949年進臺大,1953年本科畢業,1956年研究所畢業,一畢業就進史語所。第一年在臺大外文系時,我也選了很多歷史系的課,後來我讀歷史系,外文系的課照舊聽,所以外文系的同班同學開同學會一直都沒有丟掉我,最近我們同系同班的學生聚會,還特別湊我在臺灣的日子。
臺大曾經有過研究生,是“*”派來借讀的,當時是有研究生而沒有研究所,後來辦了研究所,我是第一班,學生也就幾個人。老師還是原班人馬,想選什麼課的話,老師可以特別開一門課。
我那時候的興趣是上古史。當時最好的老師都是在古代史,而且我本來就對古代史有興趣,小時候是從讀《史記》開始的。我在研究所已經定下一些讀書的方向,比如我拿《左傳》幾千人中一個人一個人的譜系、經歷,等等,通通做了圖表。用民族學的眼光去讀《禮記》等書,這到今天還是蠻受用的。除此以外,我就往下走,讀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那幾年工夫,認認真真地讀古書:《春秋》是以《左傳》為主,《公羊傳》、《榖梁傳》稍為差一點,也看看,因為我對經文學不怎麼贊成,讀《公羊傳》、《榖梁傳》是為對照《左傳》而言的;《詩經》我是認真看的;“三禮”以《禮記》為主,《周禮》和《儀禮》輔之;四史是以《史記》為主,其他三史輔之。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四章 芝加哥大學(1)
顧立雅
我在本科的時候沒有想過去留學,在研究所第一年也沒有這樣想,後來考上李氏基金,是在全校各系畢業生成績最好的同學中選拔,我得了第一名。但我因為身體殘缺,不符合李氏遺囑“身心健全”的條件。臺大錢思亮校長不服氣,特別給我安排,請胡適先生幫忙。1957年夏天,胡適先生受了錢校長之託,曾四次下鄉訪問住在紐約郊區的華僑徐銘信先生,勸他在捐給華美協進社的留美獎學金中撥一個人文獎學金名額。這個名額後來就由我取得了。這樣我就到芝加哥大學留學。
從臺灣去美國,我坐了五十六天海船。坐的不是大船,是貨船,一般人受不了,我甘之若飴,很喜歡和船員一起過日子。那時天氣很熱,要從太平洋過赤道,到夏威夷,再到巴拿馬,穿過運河到美國。我穿條短褲,過得很舒服,很快樂。
在船上,我看小說,曬太陽,黃昏的時候看海景。海上變化宛轉,有時候在黑夜裡,海藻的螢光會發亮,時而一片藍光,時而一片綠光,時而一片黃光,時而一片紅光,好看得很。飛魚飛到甲板上被太陽曬成了魚乾,拿來當點心吃。我覺得非常幸運,有機會過這種生活,如果坐飛機過去,就沒有這種經歷了。
芝加哥大學是當時全美國近東考古和埃及考古最強的學校。我在東方研究所,三分之一課程讀近東跟埃及的,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