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第2/4頁)
凌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火爐上為福臨端來一直燉在那兒的冰糖銀耳。福臨背著手踱來踱去,看著好似悠閒,烏雲珠卻能感到他神情上的不安。她把玉碗遞給他,看看他的眼睛,輕聲說:「還有事? 福臨接過碗,用匙子在碗裡調了調,喝了一口,然後說:「前日召見安郡王,他說起順天鄉試考官受賄作弊,物議沸騰,寒士怨憤,一些飽學之士不肯應試,是否預見到科場弊端?我朝新立,此事尤其不能輕視。榜發已近一月,言官奏摺竟無一人提及此事,怪不怪? 烏雲珠道:「順天鄉試一事,我也聽說了,京裡怕是已經傳遍。滿洲御史對科舉一向生疏,未必體察內情;漢官多半心有疑慮,不敢貿然上疏。況且有關者多是漢人漢官,相互回護徇情也在所難免。 福臨皺眉道:「朕從來不分滿漢,一體眷遇委任,尤喜接納漢人文士,為何漢官總生枝節?」「陛下若設身處地略加體味,此事此情實在不足為怪。得民心得士心,確非一日之功。科舉本是得士心的大事,萬不可掉以輕心。君臣如父子,陛下何不訓誡臣下以為後戒?」「這幾日,我正想下一道訓誡諭旨,又覺得不夠分量。看來……」他停了停,連舀了幾匙子,把一碗冰糖銀耳吃下一大半,隨後把玉碗往炕桌上一頓,主意定了,目光閃閃地說:「明日,朕面召漢大臣及科道官。」「明天就面召? 烏雲珠口氣中雖有點兒驚奇,但臉上的笑容和眼睛裡的神采,分明表現出對年輕皇帝的讚賞和愛戀:「回宮嗎?」「不,就在南苑。 南苑西行宮的大殿,雖沒有太和殿、乾清宮的規模,卻也十分宏偉莊嚴。寶座的設定同乾清宮的一樣,很是輝煌。寶座邊陳設著一對銅胎琺瑯嵌料石的象託寶瓶——御名為 太平有象 ,還有一對質量相同的角端和仙鶴。寶座後有繡了日月星雲的寶扇,寶座前御陛左右有四個香幾,上面的三足鼎式香爐裡焚著檀香,香菸繚繞,大殿氣氛肅穆。
丹陛之下,光潤似墨玉的金磚墁地,按照品級,跪著一排又一排的漢大臣。前排是舉朝知名的內院大學士:秘書院大學士王永吉、成克鞏,國史院大學士金之竣傅以漸,弘文院大學士劉正宗。其次一排是九卿,其中有戶部尚書孫廷銓、禮部尚書王崇簡、吏部尚書衛周祚、左都御史魏裔介,後面還有各部院衙門的副職長官,如兵部侍郎杜立德、戶部侍郎王弘祚等人。這裡還有一批風華正茂、才堪大用的內院學士:李霨、王熙、馮溥、吳正治、黃機、宋德宜等。不過,人數最多的還是朝廷的言官:吏、戶、禮、兵、刑、工六科給事中和十五道監察御史。他們品位不算高,在朝中卻有很大影響。他們有負責稽察內外百司之官的職責,有直接向皇帝上書指陳政事得失並彈劾官吏的權力,不過,他們的職守,和所有官吏一樣,也受著各種因素的制約,不能真正發揮作用。
三年前,言官們此起彼伏地就逃人法的弊政上書言事,被議政王大臣會議全部否決,言官李呈祥、季開生、李裀、魏琯等人先後受到流徙處分,便是一個例證。今天皇上面召漢大臣訓誡,主要的用意就是針對他們的。
大殿中,除了御前侍衛、當值內監以外,只有內國史院大學士額色赫、內秘書院大學士車克、內弘文院大學士巴哈納和吏部尚書科爾坤幾員滿官,再就是侍立皇上左右的帶刀領侍衛內大臣鰲拜和蘇克薩哈了。他們都肅立丹陛,面對著上百名匐伏在地的漢官,雖然都是蟒袍補褂、朝靴朝珠,心情到底不同。
福臨的聲音響亮又緩慢,不似他平日的語調。大殿太高曠了,他的話聲彷彿在空中震顫,引起嗡嗡的回聲:「……朕親政以來,夙夜兢業,焦心勞思,每期光昭祖德,早底治平,克當天心,以康民物。乃疆域未靖,水旱頻仍,吏治墮汙,民生憔悴。朕自當內自修省,大小臣工亦宜協心盡職,共弭災患。 這一段話相當平和,皇上並未把責任全推給臣下,聽上去還是親切有理的。
「國家設督、撫、巡按,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