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晶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吳淡暉心神一凜,開口辯道:&ldo;於大人,你不問那些舉子是在何處買的考題?考題是由何人販賣?洩露考題的主犯是誰?反而在此糾纏細枝末節,是何居心?莫非你有私心?&rdo;
於光愷似笑非笑:&ldo;吳大人沒有聽懂本官的話呀。本官再說一遍。本官問案,自有前後順序,不勞吳大人置喙。吳大人若是覺得本官辦案不公,只管事後向皇上參於某一本就是。只是現在吳大人若是再不回答本官的問話,本官就要置你藐視公堂之罪了。&rdo;
吳淡暉面色鐵青:&ldo;你敢&rdo;
&ldo;咳咳&rdo;就在這時,黃庸行咳嗽了兩聲,銳利的看向吳淡暉,口中嚴厲的道:&ldo;吳大人,這裡是大理寺。你還是先回答於大人的問題。其餘的,以後再說。&rdo;
頓時,吳淡暉如同被冰水澆了一身,心下透涼。這是要他先背負罪名啊這舞弊一案即使他們這一方勝利了,他吳淡暉也要背上個目無法紀,私闖貢院的罪名。他的仕途……
黃庸行說完後就不再看他。事情走到這一步,於光愷的目的很明顯。不管陰謀者是誰?勝利者是誰?他這裡一是一、二是二。不偏不倚,秉公辦事。事實上,要不是因為他有這種特質,承慶帝又怎麼會將這麼重要的案子交到他手上來審理。於光愷不屬於任何一方,他這麼做,誰都挑不出刺來。大不了事後再向皇上求情就是。只要他們這一方勝利了,想繼續做官還不容易?
吳淡暉面若死灰,只得低聲承認:&ldo;是。&rdo;
一旁的書記官奮筆疾書,將口供記下。
於光愷又問:&ldo;既然事出急迫,吳大人帶人前往貢院時,可有同時派人向皇上稟報請旨?&rdo;
吳淡暉默默的看了一眼黃庸行,低聲道:&ldo;有。&rdo;
&ldo;哦?&rdo;於光愷問,&ldo;派的是何人?何時下的命令?此人現在何處?&rdo;
吳淡暉說了一個名字。於光愷命人傳訊。很快,一位監察御史被帶了上來,他看了一眼吳淡暉,回答道:&ldo;吳大人從五城兵馬司出發時,就吩咐下官去宮中報信。只是今日有朝會,下官一時沒來的及。&rdo;
於光愷又問:&ldo;那你是何時到宮中的?又是在何處等的,可有人證?&rdo;
那位監察御史說了個時間、地點。又說有守宮門的侍衛可以作證。
傳了侍衛上來,那侍衛道:&ldo;這位大人在宮門前轉了良久,並不曾入內,也不曾詢問。&rdo;
於光愷冷笑:&ldo;既是擔心打擾朝會,豈有不詢問之理?你們有膽子去闖貢院,卻沒膽子進宮請旨?&rdo;他不屑一顧的轉過頭,吩咐書記官:&ldo;將疑點都記下來。這些事陛下自有決斷。&rdo;
在一旁站立的蕭炫此時不由讚嘆一聲。於光愷這一招好。強行逼問無用,反而容易被反咬一口。只將疑點記錄,送呈御覽。皇上只要起了疑心,他的目的也就達到了。難怪此人能將大理寺卿這個位置坐的如此之穩。
第五十二章會試風雲(三)
吳淡暉已經沒有了剛開始的神氣,整個人身上透出一股頹喪之氣。
於光愷面色平靜的轉問闖貢院事件中的另一位當事者:&ldo;何指揮。吳大人來調動人馬時,可有帶兵部的調令?&rdo;
何飛頓時傻了眼,支支吾吾:&ldo;這,這……吳大人說事急從權,他會去補辦調令的。&rdo;
吳淡暉閉上了眼睛。
&ldo;…&hel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