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良烤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沒過多久,幾份工工整整的試卷就被送了過來。
明朝的太監有個和前朝完全不同的地方,就是他的學識甚至不遜色一些名儒!
歷史鼎鼎有名的王振,造成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其實原本是個書生,後來受不了排擠委屈,一刀自宮進了大本堂。
就連正德的劉公公,那都學富五車啊!
也就魏忠賢特殊一點,賭鬼自宮的
朱元璋看罷試卷只感覺非常新奇,差人準備了兩張桌案,給寧啟文和周觀政發了下去。
還真有殿試的感覺!
不就是考試嗎?
寧啟文並非放在心,第一道題乃是經義,解釋知行之道。
知和行是儒家兩個最原始的問題,自從朱熹解釋了知先行後,並以此構造出一套完整的世界觀後,儒家學子就變得空泛起來了。
畢竟按照朱老夫子的解釋,一切東西只有先明白了才能去行動!
怎麼明白呢?
聖人書中都有!
造成的結果可不就是皓首窮經嗎?
寧啟文知道朱元璋和朱標都偏向實學,於是提筆便寫道:“天下之學問,行不及,知亦不及。”
“世人當循動的法則,強身,強家,強國,強天下!”
“當由行得知。”
隨後引經據典,將自己從經義中尋到的實學思想大書特書了一番。
第二道,第三道題依舊是經義,這難不住他!
可從第四道題開始,變成了數學。
“某商人經過了三個城市,第一個城市向他徵收的稅是他所有錢財的一半,第二個城市向他徵收的稅是他剩餘錢財的一半,第三個城市,又向他徵收了他經過前兩次交稅所剩錢財的一半。”
“當他到達目的地,手中只剩下11貫寶鈔!”
“問,這商人原來有多少寶鈔!”
“這...”
寧啟文傻眼了,掐著手指算了半天,急的滿頭大汗,最後只得說到:“皇~”
“微臣請賜算盤和算籌!”
朱元璋點點頭:“與他便是。”
算盤算籌到手,可寧啟文還是感覺無從下手,正的算他沒有問題,可若是反著算...
“算了,下一道!”
“空一道也沒什麼!”
“大明朝皇聖旨,新開荒之地入黃冊後三年不交稅,本縣一農民手下共有三畝兩分地,每畝收糧三百一十三斤,一畝地是新開荒而得!”
“問,此人今年夏稅應繳納多少?”
“這...”
此題寧啟文知道思路,可就是數字太過複雜,用算籌都擺不出來!
接下來的幾道數學題都是這樣,都不算太複雜,可就是出題新穎,用算籌的話計算量非常大!
寧啟文咕咚嚥了口唾沫,用袖袋擦擦額頭的冷汗,看著周觀政在那寫的遊刃有餘,心中更為焦急,趕忙加快了自己的速度。
可在手忙腳亂之下,剛剛擺好的算籌竟然散了一地!
“這~”
“誤事!誤事啊!”
寧啟文不明白,為什麼周觀政不用算籌呢!
他打算將這些全部略過去,再往下看,題目風格陡然轉變。
“洪武十二年,在江寧縣某盜竊案件的偵破過程當中,查明作案肯定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一個,在審訊時,他們的口供如下。”
“甲:珠寶被盜那天,我在鄉下,是不可能作案的。”
“乙:丁是罪犯!”
“丙:丁才是罪犯,我曾經看見他在集市賣過珠寶!”
“丁:丙與我有仇,故而故意誣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