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補足 (第1/2頁)
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按照李賢原來的想法,栽培李守義,一定要找個經世的大儒,學習治國理政之道。可計劃沒有變化快,有皇帝的聖旨在,他不得不另闢蹊徑。
中嶽嵩陽觀是道門正朔,潘師正又是道德高士,讓李守義跟著他去嵩山習文練武,對他的將來必定大有裨益!
況且,潘師正師從王遠知,與李家甚有淵源。武德中,太宗平王世充,與房玄齡微服以謁之。王遠知告誡曰“方作太平天子,願自惜也。”
太宗登極,將加重位,固請歸山。至貞觀九年,敕潤州於茅山置太受觀,並度道士二十七人。
為了兒子,李賢也是豁出去,五日前,特意白龍魚服,微服至其下榻處拜訪,與之相談甚歡。
相談甚歡?這話不對吧,應該是有交易。
李守義早就讓裴談打探過了。早年間,潘師正受師命,在北方大力發展茅山宗,開拓茅山宗陣地,堅決與佛教相抗衡。跟佛教掰手腕,且能全身而退的,能是一般人嗎?
況且,他的弟子司馬承禎,可是如今的道門領袖,太子此舉分明是想把他與道門綁在一起。
摸了摸李守義的頭,李賢溫聲俯視道:“天分很重要,習文練武如此,帝王亦如此。”
“可天分再高,也要因勢制宜。論天分,在你祖父那一輩中,李恪、李泰無疑都是驚豔才絕之輩。”
“但最後上位的,卻是你祖父。嫡子的身份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他的心機和手腕,吃透了一個忍字。”
忍字頭上一把刀,李治忍了太原王氏,蘭陵蕭氏,娶了他們家的女兒,得到了世家的支援。又忍了長孫無忌、褚遂良這些關隴世族的跋扈,才定鼎帝位。
如果,他跟李恪、李泰一般寧折不彎,那貞觀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太宗在翠微宮留下的遺詔,很有可能就是另一個內容。而二十八日才回京的李治,便只能向別人俯首稱臣。
同樣的道理,把李守義與道門綁在一起,也是為他爭取了一方勢力的支援。千年道門,煌煌國教,它的底蘊與影響力絲毫不比世家大族差。
道門是中原的原始教派源遠流長,信徒無數,其中不乏世家大族,或朝廷命官。有了這重關係在,李守義將來路會走的順暢一些。
為人父母者,推幹就溼,嘔心瀝血,為兒女遮風擋雨。為了補足李守義庶出,且無母族支援的短板,李賢也真是煞費苦心。
“孤今天與你說這些,便是希望在你的心裡,種下一顆希望的種子。”
“你記住,我隴西李氏的男兒,寧死也不會成為任何人手中的棋子或傀儡!”
李守義整個人都emo了,一直以來,他都以“導師”的視角看待李賢這位父親,他覺得以自己的“見識”,足可以幫助他爬上那個位子。
仁義,孝心,寬厚,是李賢的優點,可也是他的致命缺點。但讓李守義沒有想到的是,他竟然比自己都清醒,且身處漩渦而泰然處之。
就憑這份心性,心機,就不知道高出他多少,李守義是再也不敢小覷他這個便宜父親了。
當然,憑心而論,李賢這個父親對他真沒的說。縱然李賢給他選的路,荊棘叢生,道阻且長,他也沒有理由拒絕。
按照宮規沒孃的孩子是要交給其他嬪妃撫養的,可李賢卻覺得後孃不可靠,一直都是親自撫養。所以,李守義也是東宮,唯一在顯德殿長大的。
沉思片刻,李守義沉聲問道:“兒臣還有多長時間?”
一個月!一個月後,潘師正便要回嵩山。李守義必須在一個月之內,處理完手邊的事,然後跟著出發。
這一去不知何時能學成回來,李賢還給他準備了一些人和東西。畢竟是當了郡王,這郡王該有的體面,還是應該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