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第1/2頁)
黎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零陵地區的道縣是全省的縣級重點區。起因是一個造反派組織將縣武裝部的武器搶劫一空,並在縣城打死工人、農民各一人。引起各地農民群眾紛紛組織&ldo;貧下中農最高人民法院&rdo;,展開大規模的殺地主及其子女的殺人活動。並波及到江華、江永等縣。我當即告訴鄭波副軍長令140師派炮兵520團進駐道縣,與縣武裝部共同組成支左領導小組,對縣公檢法、電訊、氣象等單位實行軍管,並組成宣傳隊下鄉宣傳中央及省的有關指示,下令制止武鬥和非法殺人。8月30日,縣城兩派對立群眾組織發生武鬥,不聽勸阻,雙方開槍打死4人。炮520團迫炮營三連指導員郭學高在制止武鬥中不幸中彈犧牲。部隊當即抓住這一悲痛事件,貫徹《九?五》命令,大力宣傳武鬥的危害,收繳並封存了各群眾組織手中的武器。同時又向農村加派部隊,堅決制止亂殺人事件。9月12日,&ldo;省革籌&rdo;小組發急電指出農村中成立的&ldo;貧下中農最高人民法院&rdo;為非法,予以取締。9月27日,又再次發出公告,到10月初這一恐怖殺人事件完全得以制止。據不完全統計,在這一事件中,被殺的有數千人之多。&rdo;對道縣屠殺案不知情的,還以為是造反派和紅衛兵在殺人,其實殺人者的後臺卻與當權派及縣武裝部有關,而使那些倖存的&ldo;地富反壞極其子女&rdo;免遭殺戮的,卻是解放軍47軍及黎原軍長。
前言
我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著手寫回憶錄,斷斷續續歷時數載,其間幾易其稿,今天《黎原回憶錄》終於和大家見面了,我的心情無比激動。我之所以不顧年事已高,多次找親歷者、老戰友回憶,查證史實,反覆修改,傾注大量心血認真寫好此書,一是為了緬懷與我一起出生入死、並肩戰鬥而為國捐軀的戰友們。二是回顧自己近一個世紀的人生道路,幾十年的戰鬥歷程,給後人留下一段真實的歷史,希望他們從中得到一些教益和啟迪。
華國鋒同志為我的回憶錄題寫了書名,王志民同志幫助收集資料並整理了初稿,李振祥、田文、張家裕、王清魁等老同志幫助修改補充了部分章節,金以林同志在我口述的基礎上,補充完善了大部分內容,秘書胡朝緒同志做了許多後期工作。在此,向他們一併深表感謝。
書中難免會有不準確的地方,敬請讀者和知情者諒解、指正。黎原 2008年5月
第1部分、艱辛的少年時代
1、我的故鄉和家人
我出生在河南省息縣淮河岸邊的關家店。淮河發源於河南省桐柏山,一路分分合合,彎彎曲曲,奔騰向東,流入大海。淮河流經息縣東南時,一分為二,平行東去,故道在南,新道位北,兩水各推出一個弓背,相距305公里,翻滾奔騰了20公里,到潢川縣堡子口相吻擁抱,合二為一,再繼續東流。這個由分到合形成的套子,當地人稱之為&ot;淮河套&ot;。這裡氣候兼有南北特點,人傑地靈,物產豐華,是豫南比較富裕的地區。息縣即古息州,古為息侯的封地,息國亡時,息侯夫人被楚王強擄,三年不語,守節守義,含悲自盡,流芳至今。明末清初的一名學者鄧孝威在明朝滅亡後,為懷念故朝重修息夫人廟時,曾題詩留下&ot;千古艱難唯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ot;的詞句。1967年我第一次見到毛澤東主席時,主席問我是哪裡人,我回答是息縣人時,主席風趣地說:&ot;你是息夫人的家鄉人嘛。&ot;由淮河故道順水東行,距古息州城30裡之遙的河北岸,有一個古鎮,因為居民以關姓居多,所以被稱為關家店。據說關姓與三國英雄關羽--關雲長有關。相傳關家店是關公尋歸義兄劉備至息州留下的親兵所建,關家店的關姓人家都是關公親兵的後裔。傳言的真偽已無從考證,不過三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