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考得再爛也能混個榜下即用的同進士,外放個七品縣太爺噹噹……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比在京裡坐冷板凳舒服多了。
沒了這一層顧慮,這些士子們現在多是在幹一件事,就是拉關係、套近乎,這時代什麼關係最鐵,同年、同鄉、同門,三同關係是這個時代屢試不爽的法寶。
“不知兄臺貴稱?”
“在下江浙沈中,乃是張大人門下兄臺如何稱呼?”
“在下許德明,亦是江浙會稽人士,久仰久仰”
“原來是同鄉,咱們可是要多親近啊。”
這一系列的言語水到渠成,也沒有多少矯揉造作,所謂同行之間共同語言幾多,都是書人,也不是什麼難事,差不多再在千金樓找幾個姑娘唱一小曲,這就是感情的昇華,當然,是兩個男人之間的感情昇華。
大宋朝開朝以來便朋黨爭論眾多,雖然朝廷不喜歡朝堂爭鬥,而且為了防止這些人在朝會上交頭接耳,他們的官帽之上都插了兩個大刷子,誰要轉頭,便是給了身旁的人一個耳光,可這卻不能從根本上制止,且這朋黨之論越發的嚴重起來,以至於最後老範、老王這些赫赫有名的人都在這裡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正在大家地感情急劇升時,卯時到了。鐘響門開,宮門前登時一片寂靜。緊張地氣氛猛地從角落裡鑽出來,佔據了每個人地心田……都說是不在乎,但誰不想考個好名次?選個庶吉士也能混口飯吃,可要是將來登堂拜相呢?所以事到臨頭誰不想去爭上一爭,
宮門一開,邊有人帶了在門前,官員們有條不紊的魚貫而入,便似流水一般進出有序,宮門前的兩邊八臺的轎子一排排的成線,武將的馬匹整齊劃一的列在外圍,處處顯得皇家氣派。
考生們則站在一邊,用崇敬地目光望著,五梁冠、緋羅袍、白花羅中單,緋羅裙,白羅大帶,帶玉劍、佩,白綾襪、一品、二品侍祠朝會則服之。三梁冠、銀劍、佩、師子錦綬、銀環、諸司三品、御史臺四品、兩省五品侍祠朝會則服之。兩梁冠、銅劍、佩,練鵲錦綬,銅環、四品、五品侍祠朝會則服之。六品以下無中單,無劍、佩、綬。褶紫、緋、綠,各從本服色,白綾中單,白綾褲,白羅方心曲領,本品官導駕,則騎而服之。
這些禮儀規定雖是嚴格且繁瑣,但卻證明了一件事,官當的越大,穿的越是顯擺。
等官員們進去完了、便有禮部地禮讚官高聲道:“今歲庚子科諸生進”
考生們趕緊在宮門前列隊,在引導官的帶領下,魚貫往垂拱殿而去。這列隊也是有規矩的,三甲分列齊全,而今歲的科舉,這官家一時好奇,居然惹出了六甲,這卻是奇事一件。
長長的紫閣顯得有些狹長,一隊隊諸生列的長隊看上去頗有龍游之感,陳堯諮走在最前面最是看的清楚,這一路上他也並不陌生,不過是入朝見駕罷了,爺十歲那年就有這個覺悟了,他心裡暗自笑道。
早先進來的官員已經分立平臺中的紅毯兩旁,貢生們也在引導下,分左右站在官員的身後。待所有人站定,平臺上樂聲大作,黃鐘大呂、蕭笙簧笛、編鐘銅磬相伴而奏,真是聲徹九重,盪滌人心,令大殿裡的官員和貢生們無不面色肅穆起來。
“皇上早朝”扯嗓子的人終是出現了,不用排練,就按照這扯嗓子的節奏,眾人忙的整齊下跪,高聲也大吼著自己不太豪雅的嗓子。
“臣等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太宗在幾人的攙扶下,坐上了金黃的龍椅上。這場中士子誰見過當今皇上,除了特例,官家也不會隨時拍個什麼寫真放在茶樓酒肆或是掛在百姓家裡神龕上什麼的,誰不想抬起頭網上兩眼,可這抬頭來的人,卻是需要莫大的勇氣的,一個不好,丟了功名是小,丟了性命是大。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