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破軍營撤走後,“倒地不起”的兵士都站了起來,大約一百五十人左右,其中兩個領頭的走了過來:“我等都是青州老兵,感曹將軍功德,自願前來投靠,還望將軍不棄,收留我等。” 我下馬將二位扶起,本想從他們口中問出些前因後果,但他倆知道的也不是很詳細,就說武安國偷摸的散播訊息,有想跟隨曹將軍的,到時候躺著裝死就行。 我一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也就不再考慮了,將這一百五十人和其餘八十整編在一起,繼續向著泰山出發。 一路上我們劫富濟貧,倒也搏得了一些美名。 我細算了一下我的兵力: 沒遮攔——穆弘 跳澗虎——陳達 沒羽箭——張清 催命判官——李立 美髯公——朱仝 一丈青——扈三娘 太史慈和戲志才是三國本土將領,共有一文,一親兵,六武將,還有二百三十三員兵力。 這就是我的全部家底。 一路前進,我聽從了戲志才的建議,沿途救濟貧困災民,在民間多多傳播善名。 如果遇到身強力壯之輩,還可以吸納進隊伍裡。 三天後,我們走到泰山腳下,戲志才與太史慈先進山探路。 不多時,二人回來,稟告說,在半山腰處發現一廢棄寨子,簡單修葺後就可以暫為棲身之所。 我點頭稱善。 一路上山,讓大部分兵馬留下修整寨子,派穆弘與陳達領十幾個弟兄進城買些生活用品與物資吃食,派太史慈與張清領幾個弟兄進山打獵,派朱仝與戲志才在附近巡視並初步構建防禦工事。 似乎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轉眼到了秋季(公元188年),我領著一幫弟兄安穩發展,劫富濟貧。還偷偷的走私起了鹽,雖然這個時代的鹽不是很好吃,但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於我們不像其他強盜那樣胡作非為,一時間不說人人誇讚,倒也頗有美名。 寨子人數甚至達到了六百多人。於是我試著重新分編了一下隊伍。 托塔天王曹蓋,為泰山寨大寨主,統領一切大小事務。 戲志才為軍師,掌軍事、文書、內政建設。 太史慈為總兵大將,封軍司馬,統領四百軍士。沒遮攔穆弘、沒羽箭張清、跳澗虎陳達副之。因其母曾勸太史慈要敢為先當,此軍對外便稱為“先當軍”。 封美髯公朱仝為先鋒營大將,統領一百人,催命判官李立副之,共同負責把守山門。 封一丈青扈三娘為後軍總統領,領五十人,總管後勤、倉庫。 剩餘七八十人,歸我統領,為中軍親兵。但想來想去,還少了個管理錢財和情報工作的。 哎,還是人才太少了。最後我自己管理了錢財,讓戲志才接手了情報。 戲志才不斷抱怨我太累了,滿山寨找不出第二個懂文書的。實際上,別說懂文書了,就連會寫字的都不超過二十個。 直到有一天,山腳下來了十幾人,叩門叫山。 朱仝不敢大意,立刻吩咐戒備。 李立與朱仝共同登上寨樓後李立哈哈大笑,向朱仝告了聲罪,讓大家都撤了吧,原來這兩人他都認識,不是敵人。 朱仝卻並沒有放鬆警惕,李立跟朱仝解釋了這兩人的來歷後,朱仝才完全放下心來。 一方面開啟寨門二人共同出門迎接,一方面派人到中軍大廳請我前來。喜歡三國江湖路()三國江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