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兩個字沒有在書中出現,原本準備安排一個地下陰間情節的,卻實在安排不下了。)
5,中,這個解釋比較多,我們往往只注意表面意思,而沒有注意引申和隱藏的意思。中間的,本來就是王者之所在啊。更多解釋見《第二進化》中,“點睛(全2)”章節。
6,善、惡。很多時候,我們會因為“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初性本惡”而糾結,甚至已經糾結了全世界的學者。天涯查了不少資料,發現上面的那個解釋。善與惡,並不一定就代表“善良和邪惡”,也許是“善於某某和厭惡某某”呢。
古漢語被稱之為“微言大義”,這裡面很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一個字絕不會僅僅只有一個意思!只有把所有的意思都找出來、然後根據事情情況篩選,才能得到最正確的答案;而這個答案,往往不會只有一個。
以“人之初性本善”為例。
人之初,貌似不需要解釋。
性,應該就是本性、天性。
本:意思就有分歧了。是“本來、應該”的意思,還是另有它意?‘本’的意思是:木之根源、立足之所,而這個根源要堅固、要能承擔“木”的生長、甚至影響“木”的生長。有一種“促進”的意思在其中。
如此說來,這本又可以解釋為“嚮往”。
那麼可以解釋為:人的天性,就是嚮往“善”、並向“善”的方向發展、追求、進步。
但這裡面的“善”又如何解釋?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絕不僅僅代表“善良”。
“善”的解釋有很多,能和這句話配合的,至少有七八個意思。
喜好——這個往往沒有什麼對錯之分。
擅長——也沒有好壞之分,
美好,
完美,盡善盡美——也沒有好壞之分
和善,
幸福,安逸,
奮發向上,
善變,進步,
磨刀(莊子,養生主——善刀而藏之,也解釋為‘擦刀’。其實古文的解釋一直有分歧。)
三字經接下來六個字“性相近習相遠”就是在說——人本性都是相似的,只是因為後天環境影響、習慣等才發生變化。(這裡的習,也許可以解釋為學習、成長的環境,並因此而導致的行為習慣、性格。)
其實孔子的思想在“教化”,孔子並沒有說人性善惡,而說——有教無類。如此可以牽強的解釋說,孔子認為人是善變的,但卻可以被教育。
7,命格。這就是玄學的觀點。玄學認為人生來就是有等級的,而決定人命運的,不是出身、不是靈魂等,而是“命”。佛教的舍利和道家的金丹說法,可能受此影響。
8,三皇五帝的故事:我們現在所知的三皇五帝,實際上都是被不斷刪改的。三皇五帝的說法和具體的人,其實都多有反覆。記得有文獻說,最初的三皇中,有女媧部落的‘女媧’,媧的最初意思已經不可靠正,據推測可能為“(母系氏族時期)女首領,且有溝通神靈能力的、行走在人間的神、神女,主掌生育”,俗稱:巫婆。
(女)媧,是一個傳承的封號;就如同“皇帝”的意思一樣
9,天與地,古代天與地的思想,還和陰陽說法結合,形成另一種思想:看得見的(一切現實)是地,看不見(天庭地府靈魂)的是天。
10,文字。古漢語的文字,是一種相當複雜的文化傳承系統。是從圖畫、音樂、祭神活動等演變出來的一套資訊手段,包含象形、發音、會意、模擬/模仿、誘導/引導、暢想等多種含義。有一種說法,古漢語有十幾個發音,說話如同唱歌。我國很多少數民族所謂的“載歌載舞”的文化,是古華夏文化的遺留。
免責宣告: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