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第1/2頁)
[蘇]尤里安·謝苗諾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一次卡納里斯在大本營作報告時,貿然對東線的形勢進行了客觀的分析,希特勒的臉色當即變得煞白,一步衝上去,揪住這位海軍上將的灰制服衣領,用一種異忽尋常的力量往自己懷裡一拽,大聲吼道:&ldo;您是不是想說,是我打了敗仗,您這個惡棍!?&rdo;
這件事發生後不久,卡納里斯就被解職了。目前國內的真實情況──整個社會民怨沸騰,人民疲憊不堪,悲觀絕望,三年前還是堅不可摧的國家社會主義的信念和思想全面崩潰──這一切只有一個人知道:一個身材矮小的語文教員,戴著夾鼻眼鏡,總愛不時地搓動自己那雙漂亮的小手,象是凍僵了似的。此人就是黨衛軍首腦亨利希&iddot;希姆萊。就是這個人,他十分清楚帝國大勢已去,正在滑向深淵。所以希姆萊不僅密切注視著反希特勒將軍們的密謀,等待時機,而且還採取著自己的步驟,企圖透過帝國保安部門的第六處同西方某些集團建立聯絡。這個保安處是負責政治偵察工作的。希姆萊對格德萊爾與杜勒斯在伯爾尼進行的交易知道得一清二楚。在非洲戰役的獨臂英雄、把與共產黨地下組織建立聯絡作為談判條件的施陶芬貝格上校沒有加入密謀集團之前,希姆萊一直在等待。但並不只是等待,他還採取自己的措施,但又絕不步將軍們的後塵。他認可了(當然是間接的)將軍們與杜勒斯建立聯絡的活動,因為他得知:將軍們與杜勒斯的人對話中談到希姆萊,是把他作為唯一可以成為實際助手和政變靠山的重要任務來談論的。這是因為與反對派將軍們有聯絡的希姆萊的暗探郎貝恩隨時都向他提供訊息。而對郎貝恩,希姆萊是有充分理由相信他的──他是個經過多年考驗的心腹人物。對反對派將軍們的力量的間接認可和許諾是希姆萊在斯德哥爾摩的個人代表克爾斯滕博士作出的(自然,這是在希姆萊確實搞清楚將軍們是把他,而不是把別人推舉為事變後能控制住德國和繼續反對布林什維主義的重要人物之後)。一九四三年秋天,克爾斯滕博士來到斯德哥爾摩同自稱阿布拉哈姆&iddot;休伊特的美國外交官進行了聯絡。經過幾天試探性的接觸,休伊特告訴克爾斯滕,他同意幫助希姆萊與美利堅合眾國的一些重要人物建立聯絡,條件是:解散納粹黨和黨衛軍,在德國實行自由選舉,解放所有佔領區,懲辦戰犯,對帝國軍事工業進行監督。
克爾斯滕將這一切都告訴了黨衛軍首腦。黨衛軍首腦問:對他希姆萊將做出何種保證?是否會保留他的權利──不是作為黨衛軍首腦和黨內元老,而只是作為普通人希姆萊的權利。
休伊特在等待,希姆萊一再催促。黨衛軍政治偵察處的頭目舍倫貝格親自飛往斯德哥爾摩,擔當了同休伊特談判的角色。希姆萊每天都收到舍倫貝格發來的電報。他在各戰區四處奔忙,為了能入睡,每天夜裡都要服藥;他步行走許多路──卡納里斯那種每天早晨騎馬散步的貴族派頭很使他惱怒;每天他都要閱讀歌德的作品,然後又突然把書合上,眼睛凝視著一個地方發呆,腦子裡空落落的,只有一些毫無意義的隻言片語在紊回──而且大多是一些詞的字尾和動詞的詞尾。
最後,除了不同意審判戰犯的條款外,他接受了美國人的全部提議。
&ldo;只存在一種犯罪形式,&rdo;他說,&ldo;那就是刑事罪。戰爭,正象我們的思想敵人斷言的那樣,是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的繼續。政治家是不受審判的,正如不能用監禁的辦法懲辦敗北的棋手一樣。&rdo;
希姆萊接受這些條件,使美國諜報人員證實了希特勒黨內領導的分歧和瓦解──第一,證實了反對派將軍們的實力;第二,存在著希姆萊這種能幫助實現政變的重要人物;第三,他竟能接受連&l;保守的革命者&r;卡納里斯在伊斯坦堡與美國諜報人員談判時都認為不能接受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