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淝河之戰 (第2/2頁)
弋塵讀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派遊騎阻緩其行進速度,同時率軍飛速直奔淝水,打算在淝河迎擊平安。
然而,燕兵抵達淝河後連續等了好幾天,始終平安沒見追來。
朱棣等得有些心焦,為什麼呢?
他原本預料平安馬上就會尾隨而至,一到淝河,便下達了立即迎敵的命令,並沒打算長期設伏,因此將士們攜帶的糧草十分有限。
眼看乾糧很快要吃完了,敵人卻久等不來,著實讓人進退兩難。
正當朱棣急得團團轉時,夜裡派出去偵察的哨探打馬疾馳而回,他們聽到了平安營帳的更鼓聲。
朱棣頓時喜出望外,這說明,敵人就在不遠處。
於是,朱棣連夜向將士們安排作戰部署。
三月十四黎明,王真等人奉命設下埋伏,誘惑敵人,將士們用上等絲帛包裹束草偽裝成金銀細軟扔在平安所部的必經之路上。
平安的部眾追來時,紛紛下馬去撿,王真趁機出動,伏兵四起,將追兵圍了個嚴嚴實實,麈戰不休。
正打得難解難分之時,平安率主力一擁而至。
王真被圍困在裡面,拼死力戰,連砍數人,仍無法脫身,最終寡不敵眾,深受重創,揮劍自刎。
強將手下無弱兵,平安驍悍無比,他的部眾也一向以勇猛善戰著稱。
王真在誘敵時戰死,朱棣的作戰計劃被打亂。
當朱棣得知王真陣亡時,平安已經率軍趕到,朱棣只能下令迎戰。
平安麾下一名番將,名為火耳,格外驍勇,見朱棣親自上陣,大聲高呼著,挺槊向前,直奔朱棣而來。
大有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之勢。
形勢萬分危急,燕兵將士急忙放箭阻截,火耳灰者的戰馬在距離朱棣十餘步遠的地方中箭跌倒,他本人也被生擒。
火耳灰者本是燕山護衛的猛將,靖難之役前被朝廷調到京師,出任平安的偏將。
朱棣不計前嫌,視他為燕王府舊人,令其歸隊,當夜便他擔任帶刀宿衛,守在自己營帳外,對他信任有加。
火耳灰者深受感動,自從回到燕王身邊,便忠心耿耿,誓死效力。
火耳灰者對燕王的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妙錦從中嗅到一絲重要的資訊。
火耳灰者並不在意效命於建文帝還是燕王,也沒有燕王篡逆的概念,並不像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儒臣那樣否定和排斥朱棣,這或許反映出當時大多數武將的普遍心態。
喜歡妙錦傳請大家收藏:(www.630zww.com)妙錦傳【630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