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少所殺的人都的在一百以上。
雖然這把刀看著黑咕隆咚,但拿在手裡還蠻有分量的,看著樣子就有些年頭了。於是郭靖試著問地攤老闆多少錢,老闆看看他說道:“兄弟,一下午沒開張了,你要有心要,給你個實價100塊”。
郭靖想了想,說:“這種刀應該是軍隊中的制式配刀,要是多的話還有收藏價值。就是這一把的話可不值100,您這一把我最多能給20。”
老闆一聽直皺眉,道:“呵呵,您還真說著了,好像我老鄉的手中還真的有一把,您要想要的話我可以給您問問。不過說到這把刀,20我拿都拿不來,您想要的話就100,明天您再上我這拿另外一把。”
郭靖一聽笑道:“您做買賣還真是一把好手,好吧,100就100,您給我包起來吧。”抽出一張大團結遞給老闆。
老闆一見麻利兒的找出一張舊報紙,把刀包好地給了郭靖。
回家的路上順帶著把晚飯解決掉,到家之後沏了一杯茶,美美的喝上一口,開始在電腦上查詢這把刀的資料。還別說,網上還真有這東西的介紹,這把刀的名字叫清順刀。
順刀者,順也。為軍中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上陣殺敵,打掃戰場,砍人首級之用。
從結構上來說,刀身與手柄的連線與其他佩刀不同,大都刀身闊長而莖部狹窄短小,手柄以木頭包裹刀莖,用尾鉚或莖孔固定。刀身與手柄同體,在手柄處以兩片木片固定,因此極其牢固。刀身份量重,極大的提高了重力加速度,使劈砍更為有力,再加上整體重心分配極佳(柄前三寸處),在保證衝擊力不受影響的情況下,能使執刀手臂不至於太累,符合力學原理。
順刀,為清代前鋒營制式佩刀。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滿洲八旗,太宗皇太極又增編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八旗是滿族社會特有的制度,以民兵結合、軍政結合、耕戰結合為特點,以正黃、鑲黃、正紅、鑲紅、正白、鑲白、正藍、鑲藍幾種不同色彩的旗幟為標誌。清兵入關後,八旗兵分佈於全國,一部分駐紮京師,作為戰略總預備隊和京師衛戍部隊,稱為“禁旅八旗”,又稱“京營”,一部分分駐各省和要衝地區,稱為“駐防八旗”。“禁旅八旗”分左右翼駐紮北京城內。左翼四旗,鑲黃旗在城東北,駐安定門內,依次而南為正白旗,駐東直門內,鑲白旗駐朝陽門內,正藍旗駐崇文門內:右翼四旗,正黃旗在城西北,駐德勝門內,依次而南為正紅旗,駐西直門內,鑲紅旗駐阜城門內,鑲藍旗駐宣武門內。京旗各佐領在行政上歸本旗都統管轄,但在軍事系統上,又按照兵種,將前鋒、護軍、馬甲、步甲獨立編營。其中,驍騎(馬甲)營、護軍營、步軍(步甲)營均按旗分設,前鋒營按左右翼分設。護軍營與前鋒營平時警衛宮禁,皇帝外出時扈從行營,是八旗兵的精銳。以後陸續增設虎槍營(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火器營(1691年,康熙三十年)、健銳營(1749年,乾隆十四年)、善撲營、神機營為特殊兵種。滿洲、蒙古八旗每佐領下設前鋒二人,共一千七百七十人。以鑲黃、正白、鑲白、正藍為左翼前鋒。以正黃、正紅、鑲紅、鑲藍為右翼先鋒。由前鋒統領二人、前鋒參領三人、委署前鋒參領四人、前鋒侍衛二人、委署前鋒侍衛四人、空銜花翎三人、前鋒校九十六人、空銜前鋒巴人、委補藍翎長八人,按翼按旗分別統領。前鋒是滿蒙八旗最精銳的部隊,戰時為先鋒,平時為皇帝的前哨警衛。前鋒營為蒙滿子弟組成,漢人無法加入。
順刀的起源已不可考,據《大清太宗實錄》記載,皇太極對朝鮮簽訂的《丁丑約條》裡,要求朝鮮每年進貢方物,其中就有“順刀二十口”。前鋒營戰士佩長刀(雲梯刀)和順刀(短刀)各一口,可以說,在清代,順刀是參考蒙古短刀而發展出的制式短刀,是現代刺刀和求生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