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語忍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沈遊為了增大這本詩詞集的影響力,還力邀心學、理學大佬們為其寫了許多推薦語。心學大佬們當然相當願意,理學大佬們礙於顏面,輸也不能輸了氣度,只好臉上笑嘻嘻的寫了推薦語。
此書一成,即刻就有火眼金睛的書商們登了文府大門。
出版推薦語就叫——你不得不讀的傳世名作,教你舌戰群儒的秘訣。
莫名其妙的,這本書還真的流傳到了後世,被改名為《演講與口才》,成為學校各大辯論隊的必讀書目五十本之一。
除了發行詩詞集,沈遊考慮到了古代百姓識字率比較低,她甚至還請了金陵著名的說書先生,兩人合力操刀將這場辯論大會改為了辯論集,專門由說書先生在茶館裡講述這場辯論的故事。
辯論賽原就是口舌激辯,相較於文字,反倒是說書先生演起來更加的令人心潮澎湃。近期金陵凡是有說書先生在說這本辯論集的,幾乎場場爆滿。普通人自己逞不了口舌之利,還不興大家爽一爽嗎!
一時之間,從讀書人到小老百姓,滿金陵人人都在談論這場大賽。
沈遊就是要讓「反對裹腳的人贏了」這件事情深入人心,潛移默化中扭轉社會風氣。金陵堪稱南方的京都,以金陵為中心,放足運動會由往來於各地的商人們攜帶著,從而蔓延到全大齊。
沈遊尚且勢力微薄,暫時還只能藉助心學的力量,所以操心完了這些事情之後她就暫時放手,返回了周府,畢竟她還得給另一個人交代呢。
周府,壽康居。
周家老夫人正坐在上首慢吞吞的喝茶,沈遊半低著頭一副我很乖巧的樣子。
兩人沉默了半晌,周老夫人才開口道:「沈元娘,你可知道十九郎前段時間找我來做什麼?」
當然知道!
沈遊搖了搖頭。
「行了,你這般聰慧,我不信十九沒有經過你的同意。」
沈遊嘆了口氣,就知道跟這種人老成精的人說話,真的很麻煩。
她抬頭望著老夫人,「老夫人,我是一介孤女,承蒙周府收留,已是不盡感激。我當日應允了老夫人,必定在三個月內讓您看到成效,如今您看呢?」
周老夫人看了看眼前這個十三豆蔻的小娘子,分明一張臉被她自己折騰的泛黃暗淡,但整個人神完氣足,眉目平和,內藏錦繡乾坤,無怪乎十九郎會心悅她啊!
「成效我倒是看到了,但是據我所知你一直以來針對的都是普通百姓,大戶人家並不在你的範疇之內。可我周府的麻煩事恰恰是在高門大族之內流傳,你要如何做才能止住關於周府的流言?」
沈遊笑道,「老夫人,掩蓋一條流言的最好方式是製造一條更勁爆的流言。現在滿金陵人人都在說放腳一事,誰還會在意週四娘有沒有裹腳呢?」
她的眼睛亮晶晶的,「老夫人,放足的大勢已成,人是無法違逆時代的潮流的,伴隨著這場辯論越來越火爆,全金陵上下必定會有人率先開始放足。周家固然可以恪守禮教,觀望形勢,只是周家若是能夠成為放足的先驅者,必定能夠吃到更多的政治與輿論的紅利。」
「你是要我給周府女兒盡數放足?」老夫人沉思了一會兒,搖了搖頭,「這不可能,風險太高了。」
沈遊倒也沒失望,這種大家族的領導者在局勢尚且平穩的時候更多的會趨向於持保守態度,除非已經到了家族危急存亡時刻,否則絕不會同意沈遊如此激進的策略。
但沈遊的目的還真就不是這個。
按照我想開啟屋頂,他們就會同意我開一扇窗的原則,沈遊說道,「如今老夫人有兩種選擇。一種就是繼續堅持給周府女兒如期裹腳。不論旁支嫡枝,四五歲就必定裹腳。可這一來,若是將來放足的大勢席捲而來,那麼周府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