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萬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者有話說:
感謝所有看到這裡的讀者朋友,文中設定均為虛構,與現實無關
註:
「紀將軍休要怒滿膛
某家言來聽端詳
徵戰哪有息戰上
自古徵戰兩家有傷
人來看過葡萄釀
我與你兩家解和,飲瓊漿」
來自京劇《轅門射戟》
ps:事實上沒有周派小生這個流派,也沒有周榮璋這個人,按照我瞎編的設定,該流派在表演風格上融合了葉派小生的英氣做派與姜派小生的婉轉唱腔)
第2章
大幕合起,再拉開的時候只剩了劉晴一個人在臺上。應觀眾們的熱烈要求,她要來一段返場。
林績懷抱花束走在趙捷身邊,聽著劉晴剛勁動人的《秦香蓮》西皮流水唱腔,和對方一起走回了後臺。
「你演得很不錯。」站在化妝間門口,趙捷對他說:「頗有幾分杜譽當年的神韻了。」
這話讓林績受寵若驚又無比激動,他知道這句話在趙捷這裡可以說是代表了對京劇小生演員最高程度的肯定,而今天也是他拜師學藝以來頭一次從趙捷口中聽到這樣的話。
一時間,他對杜譽的好奇無以復加。
見他還站在門口,趙捷問:「時候不早了,你不去卸妝麼?」
「師父,」林績微微低頭,用無比誠摯地語氣回問:「您能給我講講杜譽的事情嗎?」
無論臺前還是臺後,這會兒都不安靜,但在趙捷聽來,林績的話卻清晰無比,宛如一把利劍刺穿了周遭的喧囂,直直紮在了他的心上。
他的眼神迴避了一瞬:「你問這個幹嘛?」
「對不起,我只是好奇,沒別的意思。」林績覺得自己大概說錯了話,遂趕忙補救:「師父,我去收拾東西。」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趙捷竟然同意了他的請求:「如果你想聽,我可以跟你說一說。」
他驚愕地抬起臉,只見趙捷微微眯起眼睛,顯然是在回憶。
該從哪裡說起呢?
趙捷在腦海中過電影似的回味了一遍那將近二十年的光陰,其中的希望與絕望、熱烈與平淡、坦誠與隱藏都歷歷在目、真切無比。
世事一場大夢,誰知悲喜往往在一瞬之間就能全然掉了個,於是苦與樂交替著往前走,愛也是恨,仇也是恩。
他清了清嗓子,想了一會兒才說:「我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是1984年,已經是38年前的事情了。」
1984年7月,遙城市,臨東省京劇團排練大廳。
「先只想拜佛早迴轉,文殊院粉牆高似天。」
今天是紀念京劇周派小生藝術創始人周榮璋老先生八十週年誕辰演出的第一次排練,團裡除了去外地演出的,其他但凡稍微有點兒名氣的演員都來了,當然也不乏剛畢業的年輕演員在此觀摩學習。
剛過二十二歲生日不久的趙捷就是其中之一。這會兒他正拿著周老爺子的著述,坐在一旁的木凳子上仔細對照著書本觀看他師兄的手眼身法。
白牆上貼著「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十個紅色大字,讓年輕人趙捷感到了無形的壓力。
「小趙!」《白蛇傳》中的一折剛排練完,門口便響起了京劇團現任團長程雲禮的聲音:「你出來一下。」
「來了!」趙捷雖然一頭霧水不明所以,但還是順從地放下書出了門。
程團長嫌排練大廳周遭的聲音太大,耽誤他跟趙捷講正事,於是一直帶對方到了走廊的盡頭。
夏日炎熱的緣故,走廊上的窗戶並沒有關。排練大廳在二樓,此時尚早,時不時有幾聲鳥鳴從樓下枝繁葉茂的林木間傳上來,讓微涼的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