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應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生活是創作的源泉。對生活熟悉的程度,跟作品的生命力有直接關係。我過去寫過劇本,經常失敗。我往往把失敗的原因歸於技巧不熟,經驗不足,甚至怨天尤人。在困境中,我也想過,哪回要是能把親身經歷的事情寫出來不知會怎樣。但在寫《將軍吟》以前,哪怕再熟悉的生活,寫出來也使人覺得是假的。那是因為受著種種框框的約束,作品裡表現出來的生活被歪曲了。我從來痛恨&ldo;四人幫&rdo;那套文化專制教條。放開手腳,依照生活的真實面貌大膽寫一回,是我夢寐以求的事。但是,我發現有些歪曲生活的搞法,已成了習慣,從構思開始,就總是有一個幽靈在左右徘徊。我不斷在自己腦子裡敲警鐘:往意!照生活的真實面貌來寫。為達此目的,我力求給每一個人物找到具體的模特兒。有許多章節是把自己經歷過的事情儘可能照原樣寫進去。在我讀過的小說裡,似乎沒有見過描寫一個領導幹部作報告、並把長篇大論的報告內容正面寫出來的搞法。誰都知道,作報告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聰明的作者是要儘量避開不寫的。而我在生活中,確實聽過一個極端生動感人的長篇報告,事過好幾年了,當時的感受記憶猶新。難道不能打破禁忌寫一回試試嗎?我聽說有的高明的國畫家,為使自己的作品構圖奇特,故意違反常識,先造成險局,然後從險局中解脫出來,一旦成功,令人驚嘆。我仗著確有生活依據,也給自己造了一險,正面描寫彭其在文工團作報告。這就是第十四章《老人心》。現在,這個有點特色的章節,常常得到一些好評。其實我很清楚,並不是因為技巧使我獲得成功,而是由幹它真正來自生活。就整個作品而言,《將軍吟》是我所有作品中生活依據最充足的一部。它所以高出於其他,忠實於生活是一個重要原因。
現在有人說,《將軍吟》比較真實地描寫了&ldo;文革&rdo;動亂時期的一段生活,這個評價無疑對我是一個鼓舞。冷靜地想,它的真實程度到底如何呢?我希望它在無情的時間面前繼續經受檢驗。
感謝前人教給我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