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的銀松森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關中平原坐落在渭水沿岸,屬於渭水和黃河沖積而成的平原,綿延六百里。這裡地勢平坦,水豐土肥,自秦以來一直是盛產糧食的富庶之地。關中西接隴右,北鄰六盤山,東瀕黃河,南靠秦嶺。控制了這裡,向西可以經略河西走廊和西域;往北則可進軍河套和陰山,進而爭奪漠南草原;向東則可以進入中原腹地,戰略位置極為重要。因其曾經是秦國的所在地,面積又十分廣大,所以也被稱為八百里秦川,自古以來便是著名的軍事、經濟、政治要地,也是漢唐帝國最核心區域。
京兆府,這座西北之地的大城,在漢唐時還有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長安。曹軒望著遠方高大的城池,不禁百感交集,心中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熟悉是因為霹靂軍上下整日唸叨著要驅逐韃虜,重現漢唐的榮光,作為漢唐故都的長安已成為眾人的精神圖騰之一。此外,曹軒祖上本也是關中之人,從血脈上講他與此城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也曾聽過先輩在京兆府城諸多事蹟。陌生則是昔日的長安早已物是人非,自關中落入金人之手,後又被蒙古人奪去,時日已太久遠,久遠到對這片祖輩生活土地的記憶也變得模糊不清。
要重新奪回關中這片華夏的龍興之地,讓這片土地上的漢家子民不再受到韃虜的統治,首先得要拿下長安——包括歐陽軒在內的霹靂軍高層仍習慣如此稱呼,而不是稱作京兆府。第一軍兵臨城下多日,並屯兵西門和南門之外,卻遲遲沒有發動攻擊。曹軒之所以按兵不動,這並非沒有足夠的兵力進攻,也不是因為城高牆厚,敵人數量眾多又糧草充足,除了因為他在等待後方運來重型火炮,以減少攻城時士兵的傷亡,也是因為他在等敵人援軍的到來。按照歐陽軒儘量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的策略,他準備圍點打援。
漢唐的長安氣象萬千,鼎盛時期乃是世界的中心,城中人口超百萬。安史之亂後,長安屢在軍閥混戰和異族入侵中毀於戰火,又被金人和蒙古人佔據多年,早已不復往日盛景。饒是如此,長安也是北方漢地的最重要城市之一,不僅人口眾多,經濟也不蕭條。近年來,為了防止霹靂軍的北上,也為了防止海都東侵河西走廊,蒙元政權在關中投入了巨量的人力物力,將長安打造成了對抗霹靂軍和窩闊臺、察合臺汗國的最要支撐點,並不斷從河東等地遷入人口。在蒙元陝西僉省也速帶兒、嚴忠範的苦心經營下,關中人口達到了二百餘萬人,其中長安又重新成為二十餘萬人,城池周長達四十里的大城。霹靂軍揮師北上之後,元軍又強行將附近州縣的壯年男子遷入長安城中以協助守城,使城中人員暴增至四十萬人。
長安城的守衛主要是蒙古漢軍,兵力有五萬人,另可徵調萬民壯協助守城。在嚴忠範的多年蒐括之下,城中存有夠五十萬人食用三年的存糧和軍需物資,軍械器具也十分充足。長安的城牆高大厚實,內為夯土外為包磚,堅固程度不在襄陽之下。為了對付霹靂軍的火炮,元軍還在城牆上搭建了大量的防炮工事。這些防炮工事以條石為牆圓木為頂,又以沙袋覆蓋,既防彈又防火,元軍仿製的二百餘門火炮便安置在其中,這也是嚴忠範自信能守住城池的底氣之一。他曾向忽必烈誇下海口,稱京兆府城固若金湯甚於襄陽,足以長期堅守,讓霹靂軍知難而退。
也速帶兒麾下的一萬五千名精銳騎兵,也是嚴忠範的底氣之一。這支騎兵並沒有在京兆府城中,而是駐紮在周邊州縣,前幾日伏擊第一團的,正是他們中的一部。也速帶兒乃是曹軒手下敗將紐璘之子,其勇猛和謀略還在其父之上,將精銳的阿速軍和怯薛軍交其指揮,足見忽必烈對其十分信任。讓嚴忠範底氣十足的還有關中之外的強援。忽必烈告訴他,一旦戰事開啟,屯駐在六盤山的二萬元軍精騎將透過蕭關南下助戰,而河南路的元軍也將透過東邊的潼關而來,合擊進入關中的霹靂軍。
“四關之內皆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