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的銀松森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邊蒙古水軍還在調整船隊陣形,霹靂軍水軍搶先動手了。黃大根先是命人駕著繳自水匪的小船衝向蒙軍船隊。這些小船本來就跑得飛快,此刻又是順水而下,不多時便衝近了蒙軍船隊。不待蒙軍放箭,小船上的霹靂軍士兵便跳入水中往尾隨而來的護衛船游去。他們在跳船前點燃了小船,這些小船裝滿了柴草又撒了油脂和火藥,轉瞬間便帶著熊熊大火逼近了蒙軍船隊。炙熱的火浪讓蒙軍船隻紛紛避讓,有驚恐失措者嚇得直接跳水逃命,一時間被搞得手忙腳亂。這些蒙軍投降前也是宋軍水師精銳,對付這火船倒也有化解之策,幾番撥弄之下這些無人操控的火船並沒有造成什麼傷害,便順水流向下游了。實際上,黃大根也知道憑這幾艘小火船要焚燬蒙軍船隻幾無可能,他的目的是要打亂蒙軍船隊的陣形。現在見蒙軍船隊一團紛亂,還有船隻因慌亂髮生相互碰撞損壞,便出動了真正的殺招——火器攻擊。 黃大根將四艘護衛船部署在前,二艘輕炮船緊隨其後,順流朝蒙軍船隊駛來。兩軍船隊交錯之時,先是護衛船上火槍開火,接下來又是劈頭蓋臉的一通手雷。就在蒙軍水軍被打得暈頭轉向之時,輕炮船的抵近射擊讓這些漢奸軍倒了血黴,四飛的霰彈不僅將當面船隻的蒙軍打倒一片,還餘勢未消擊中後面船上的人群,這一波攻擊便讓這支蒙古水軍失去了三分之一的戰力。 第一波攻擊之後,黃大根又指揮船隊衝到下游堵住了蒙軍退路。霹靂軍的護衛船卡住了有利戰位,而輕炮船則轉過船舷,對著蒙軍船隊又是一輪轟擊。蒙軍船隊此刻被硝煙籠罩,又有不少船隻因失去操控而橫在水中,此刻調轉船頭顯然會引起更大的混亂,於是他們只得繼續向上遊駛去。 要說這支蒙軍船隊也不算弱,他們冒著炮火,一邊逆流而上一邊調整陣形,只用了短時間便結束了混亂,又調轉船頭向霹靂軍衝來。蒙軍也想利用順流而下的優勢翻盤,畢竟他們還有接近二十艘船隻,而霹靂軍船隊只有幾艘戰船。只不過衝了幾次,除了損失更多的人手外,連霹靂軍一艘船都沒有擊傷。面對蒙軍的反撲,黃大根的命令是遠則用火炮轟擊,則近火槍和手雷伺候,至於跳幫作戰則由特種排計程車兵對付。在敘州與水匪作戰時,霹靂軍一度被搞得狼狽不堪,除了水匪偷襲又佔據有利陣形外,也因為水匪人數眾多作戰意志也頑強。反觀此次交戰,蒙軍船多但人數只有三百人左右,霹靂軍船少卻大,人數也只比蒙軍少幾十人,加之火器犀利戰法得當,對付這些戰鬥意志不強的漢奸軍,戰況自然是一邊倒。 就在黃大根準備發動總攻,將蒙軍船隊一舉殲滅之時,河上游遠遠出現了一支浩浩蕩蕩的船隊,目測有大小戰船百艘以上,這自然是釣魚城的水軍了,這讓蒙軍更加絕望。眼見逃出生天的希望斷絕,蒙軍不待這些船隻靠近,便獻船投降了。這些漢奸軍投降已成習慣,至於氣節之類的與小命相比,實在算不得什麼。 釣魚城船隻一到,歐陽軒下令將蒙古船隻和俘虜一併移交,自己則帶著黃大根去見這支釣魚城船隊的領軍之將。出乎意料的是這領軍之將異常年輕,面容比歐陽軒顯得稚嫩不少,年歲應該在二十以下。雙方一寒暄,歐陽軒才知道他便是王立,這位註定將在史書大名鼎鼎的抗蒙英雄。在歐陽軒的記憶中,歷史是這樣記載這個名將的:釣魚城最後守將王立,是一位足智多謀,英勇善戰的驍將,曾屢敗蒙軍;在南宋滅亡三年後,為保全城中十萬軍民的身家性命,他不顧揹負一世罵名,向蒙古人遞交了降書。後世對王立的爭議很大,有人認為他投降蒙古便是漢奸,也有人認為他為保軍民性命不惜揹負罵名,乃是真正父母官。在歐陽軒的眼中王立才是真英雄,如果他用十萬軍民為腐敗的南宋政權殉葬,才是迂腐萬惡之舉。 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王立雖然不清楚歐陽軒等人的來歷,但見他們痛擊蒙軍,是友非敵自然不會錯的,當下便邀歐陽軒同乘一船前往釣魚城。兩人年齡相差不大,相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