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的銀松森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老大,我們降了吧”,安仁縣斜江河邊的一片蘆葦蕩中,一個瘦弱的黃臉漢子向身形高大的黑漢子說道。黑漢子叫秦安,黃臉漢叫姜寶,兩人在劉黑馬入侵成都前,分別是安仁城中鐵匠和教書先生,現在則是一夥土匪的大當家和二當家,匪窩就在城外幾里地的一片沼澤地中。這片斜江河邊的沼澤地方圓幾里,長滿了各種水生植物和蘆葦,在坦蕩的平原上倒是個藏身的好去處,久而久之便聚集了蒙古人鐵蹄下餘生的難民,最多時竟有二百餘人。經過弱肉強食的一番爭鬥,秦安憑著孔武有力成了大當家,而姜寶憑藉計謀成了二當家。安仁是座小城,並不為蒙古人所重視,只派了一支五十人騎兵小隊加上兩百名新附軍守衛。對於秦安這夥土匪,安仁的蒙軍也曾試圖招降過,可秦安和姜寶等人都是因為蒙古人的燒殺搶掠而家破人亡,哪裡會投降。見軟的不行,蒙軍便高舉弓箭和馬刀前來“說服”。只是蒙軍沒有水軍,加之沼澤地內地形複雜,一進入蘆葦蕩便被魚叉和短矛偷襲,反倒吃了不少虧。安仁城的蒙軍又邀約鄰近的依政縣蒙軍前來合擊,只是不等援軍前來,秦安一夥早已逃得不見了蹤影。這片沼澤與斜江河及眾多小河相通,要乘小舟逃跑實屬輕易而舉。 憑著捕魚和在沼澤深處種植的水稻、芋頭、蓮藕等水生植物,再加上搶劫,秦安這一夥土匪倒是活得不賴。密者火裡攻打橫原堡時,大量抽調川西各州縣蒙軍,安仁縣這種小城基本被抽空,只留了五十名新附軍守城。趁著蒙軍空虛的當口,他們甚至還按姜寶的計謀,將那五十名新附軍誘騙出城,趁機搶劫了安仁城,搶得了不少東西,甚至還有刀槍弓盾等武器。橫原堡之戰後,附近蒙軍騎兵和新附軍精銳紛紛撤往成都和邛州,姜寶雖不知道箇中緣由,但也知時局有變,便向秦安獻了一個大膽之計——招降新附軍奪了安仁城。此時安仁城中人心惶惶,加之被蒙軍運走了大批糧食,又被秦安一夥搶了所剩不多的糧食,城中糧食缺乏,就連那五十名新附軍都餓得面黃肌瘦,更遑論城中百姓。故姜寶與城中一聯絡,餓得有氣無力新附軍居然同意了。這讓秦安心中樂開了花,想不到自己原本打鐵的,居然也將成為一城之主,也更加信任姜寶。當下他便聽了姜寶的建議,準備進城之後便不再搶劫,而是勸課農桑保境安民。當然進城後的首要之事便是準備秋收。城外那大片的水稻再過一段時日便可收穫。 一支溯斜江河北上的船隊驚醒了秦安一夥的美夢。這支霹靂軍的船隊有二十餘艘大船還有十餘艘小船,根本不是秦安一夥能對抗的。船隊下來了幾個人在安仁城外喊了話之後,城門便開啟了,城中的新附軍顯然更樂意投降霹靂軍。船上又下來一隊人馬接管了城池,船隊便往上游的大邑城開去。安仁與大邑雖都為邛州所屬縣,但重要性遠遠不及後者,船隊的目標顯然是大邑城。眼見煮熟的鴨子被別人端走了,這讓秦安的鼻子都氣歪了。被憤怒衝昏了頭腦的他,當下不顧秦安的勸阻,便召集了全體手下去攻打安仁城,要把本該屬於自己的東西奪回來。船隊停靠安仁城時,躲藏在一旁的秦安看得清清楚楚,上岸的人不到五十人,而他手下已有一百七十人。至於那些新附軍,秦安相信他們不會幫新來者。當然秦安相信,即便外來者加上這些餓得拿不動武器的新附軍,他也有能力奪佔安仁城。 土匪氣勢洶洶的攻勢,隨著幾聲炮響戛然而止。事實上秦安的判斷是正確的,接管安仁城的只有三十餘人,他們是霹靂軍水軍一個排外加歸正營的幾名士兵——他們是來勸降的。而且安仁城五十名新附軍也確如他所料,並沒有協助守城——霹靂軍嫌他們在城頭礙事,只是讓他們維持城內的治安,防止有人趁火打劫。超出秦安想象的是守軍的強悍,甚至遠勝蒙古人。在他想象中安仁城的夯土城牆低矮,他手下人數又是守軍的數倍,攻城應該一鼓而下,卻不料在一個回合之間便被嚇破了膽,轉瞬之間便逃得乾乾淨淨。在守城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