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的銀松森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幾日來,野戰營行進的山間小路,多在山脊和半山腰上的密林之中。此去伏擊蒙軍騎兵隱藏的山溝,只需從現在休息的山岡處往左下方前行二里即可。不過在動身之前,曹二狗先派了精銳前去摸清道路,再幹掉了蒙軍的哨兵。那些站崗的蒙古哨兵同他們的馬匹一樣,對南方的溼熱氣候很不適應,此刻他們正在鳴蟬的鴰噪和嘩嘩的山澗流水聲中昏昏欲睡,朦朧中便被野戰營的偵察尖兵在悄聲無息中割了喉嚨。下面的山溝中,大部分蒙古士兵都坐在山澗邊納涼,只有幾個的蒙古士兵和新附軍將校在溪水中游泳——蒙古人會游泳的很少,而新附軍的中低階軍官和士兵根本沒有資格和蒙古人一同游泳。在這山溝之中,蒙古騎兵和新附軍將校在山澗的上游,這裡最涼爽水也最清澈,在他們看來也最安全;馬匹則在小溪中游被少數蒙古人照料著——或飲水或被拴在溪邊林中休息;而新附軍中低階軍官和士兵——蒙古人眼中第四等人,則被派來守去小溪下游——那裡有山溝唯一出口,他們甚至不允許靠近溪水中游,而只能取用馬匹喝過的水。 野戰營悄悄潛伏在蒙古人上方的山腰之上,他們在等待進攻的訊號——火炮射擊。此次野戰營每個連都帶了十二門輕型虎蹲炮,五個連就是六十門。這種輕型虎蹲炮重量不足四十斤,彈道又是類似於迫擊炮的曲線,特別適合山地作戰。雖然威力比野戰炮小了許多,但要對付只著皮甲的蒙古人,實在不要太簡單。據曹二狗估計,山澗小溪旁的蒙古人約有三百人,而溝口有二百人,馬匹有五百匹左右。曹二狗打仗的天賦很高,將溝中蒙軍情況判斷得八九不離十,這也是他成為霹靂軍第一號悍將的根本原因。實際上溝中蒙軍共有四百五十人,其中蒙古騎兵二百五十人,新附軍二百人,馬匹則有六百匹。按照曹二狗一人一馬的思維,蒙軍有五百人,馬匹也應是五百匹。但實際上這六百匹馬並沒有守山口的新附軍的坐騎,多出來的馬都是蒙軍衝鋒時用來替換的。 蟬的叫聲和流水聲消減了虎蹲炮發射的巨響,或躺或臥或坐的蒙古騎兵聽到都是沉悶的砰砰聲,他們紛紛往半山腰望去,只見不知何時山腰間的林間已被白霧籠罩,正在疑惑之時,緊接著密密麻麻的小鐵球帶著尖銳的呼嘯聲從頭頂落下來。轉瞬之間,山溝內的人群被煙塵籠罩,陸續響起了慘叫呼嚎聲。溪水中先是出現絲絲縷縷紅色,然後紅色越來越濃,到最後整條溪水都被染成深紅。其實這些蒙古人並不缺乏警惕性,他們憑藉著騎兵超高的機動性,不僅掌握著戰場選擇權和主動權,更在偵察情報方面有著無與倫比的資訊優勢。就拿這支蒙古騎兵來說,他們在百丈城到名山城之間的官道上有三隊偵騎。霹靂軍一旦現身,人數、武器等情報便會快速傳到後方,隱藏的蒙軍也會有充足的應對時間。只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歐陽軒根本不走尋常路,寧願多花幾倍的時間和巨大的體力消耗走山間荒野小路,並且好巧不巧的是,他們的隱藏地又被霹靂軍發現了。 輕型虎蹲炮對城牆等目標來說只是撓癢癢,但對只著皮甲的人體來說絕對如刀切豆腐。六十門炮一起發射,其霰彈的散佈面覆蓋了大部分騎兵,第一輪炮擊之後那二百五十名騎兵便死傷了三分之一。清醒過來的蒙古人有的抓起武器向山坡上衝,更多的則是竄往溪水下游的拴馬處。往山上衝的不出意外地被居高臨下刺來的長矛刺死,而跨上戰馬的蒙古騎兵則紛紛衝往山口,只是山溝內道路崎嶇狹窄,馬匹根本衝不起來,一時間竟然堵得水洩不通。再說山口這邊,由於火槍射程短,霹靂軍只得潛到更接近山腳處。只是山口處樹林稀疏鳴蟬也少,加之流水緩慢水聲也小,承擔警戒任務新附軍警覺性更高,故還沒有走到火槍射程便被發現了。這些新附軍也是邛州新附軍中的精銳,他們見有人襲擊並沒有驚慌失措,反倒迎了上來。只是前來攻擊山口的霹靂軍有三個連,除了二百人的火槍兵外,還有一百人專司投擲手雷。在手雷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