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史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孩子,見了海龜背上的字,觸動靈竅,一心便想到雪嶺去找尋前輩高人浴風子的遺笈,以繼九龍垂絕一脈,此種用心,倒也純正。
秋娘主意既定,乃輕輕敲著大海龜的背道:“海龜,海龜,謝謝你給我帶來光明之路。此地不宜留,你就走了罷!”
那大海龜果真乖覺,頭一昂,尾一搖,已然朝著海中緩緩挪步,待下到海里,猶把長長脖子往後翹盼,看看秋娘幾眼,始自那茫茫的海中一沉,不知所蹤了。
秋娘微微噓了口氣,便悄悄到山前之處,覓得一艘小舟,即晚便揚帆出海,逕向中土駛去。
不久,已抵東海之濱,秋娘舍舟登陸,一路西入川陝,一月之後,已抵天山,天山乃西陲域外,計算路程,距離雪嶺也只有十天八日腳程而已。
一出天山,寒意驟增,秋娘雖是武林中人,也感有些難耐。
她早已預料到塞外苦寒,此次出門,已有預備,在四川時曾斥資購置重裘,但那些皮裘,抵禦普通天寒倒還可以,如何能御那塞外酷冷呢。
初時倒不覺什麼,十天之後,雪嶺在望,秋娘功力所限,一向過慣海洋溫暖氣候,初履斯土,到得這兒,驟覺奇寒難當,秋娘猶強自忍耐,怎料越走寒氣越濃,無奈只好邊行邊調息內元,行行歇歇,這樣才能攀上雪嶺。
一抵此處,秋娘心中忽地大感傍惶起來。方知自己此來極之冒失,似此方圓不下千里的大雪嶺,層峰重疊,群巒雜擁,若大的一座冰山,到那兒去找浴風子的修為之地呢?
但見霜雪塞途,遍地銀白,綿亙千里,到處盡是白皚皚,都是一般光景,別說要找浴風子的修為之地沒有頭緒,秋娘在山中轉得幾轉,已然迷途不知往返了。
雪嶺酷寒程度,已比尋常寒冷地帶,秋娘起初調元御冷,尚還抵受得住,日子一長,乾糧吃盡,空腹賓士,又要運氣調息,耗損內元過甚,已漸覺難支了。
秋娘掐指一算,抵此山中,不知不覺過了十五度天亮天黑,亦即來此已經半月之久。
這一天,秋娘在嶺上漫無目標地團團亂轉,到處尋覓前代高人浴風子的藏身處所,她這刻乾糧已盡,飢腹有如雷鳴,嶺上寒風又襲,轉了大半天,陡覺身生瘩疙,心中連打寒顫,頭目竟自暈眩,似已中了傷寒之疾。
秋娘不由大驚失色,要知處此域外絕境,若身子有了毛病,那便只有等死。
一想到這兒,秋娘那能不心悸起來,哀然自忖道:“唉,想不到我秋娘為了求前賢秘笈,卻要命絕此境。”
無奈只好坐了下來,調息運元,以冀以氣祛病,怎知一運起氣來,秋娘唬得心顫膽落,已然自知不免。
但覺渾身血脈,阻結不暢,四肢木強,有癱瘓之勢。要知修習內功的人,一來最怕病魔纏身,因為素來少有病痛;二來更懼血脈不暢,運氣舒血,血脈不暢,豈非去死不遠的徵兆?
秋娘一驚之餘,悲涼身世,由此感觸,心中百感交集,一慟便已不支,竟爾暈厥雪地之中。
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秋娘已然悠悠醒轉,只覺得處身一個極其溫暖的地方。而且體內灸熱難耐。
她雙眼相未睜開,心中大異,想道:“我方才不是倒厥在漫天風雪的嶺上,何來此處恁地溫暖如春,豈不甚怪?莫非給什麼前輩高人救了。”
秋娘但覺渾身倦疲極了,一張開眼皮,陡然間,強光奪目,與適才在嶺上那昏昏沉沉的天色大異。初時尚以為太陽破霧漏光,怎知朝前看去,心中不由駭然。
不遠處,竟有一團熊熊烈火,揮發燃燒,那團烈火,亮光萬丈,大約有一座小山那般大小。身畔暖流,不消說也是拜這團烈火所賜了。
秋娘定睛對那團烈火看了又看,只見火勢極強,呼呼虎吼,火色青綠,全無半點紅色,可知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