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廉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行書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有人說它是楷書的連筆字。不真不草,沒有特殊的規定,書寫時隨意運筆,從容不迫,是一種最自由、最流便的書體,直到現在人們都在廣泛使用。
行書,鍾繇稱&ot;行押書&ot;,有口訣認為:&ot;行筆而不停,著紙而不刻,輕轉而重按,若水流雲行,無少間斷,永存乎生意也。&ot;行書,相傳為後漢劉德升所創。其實,任何一種書體歸於某一人所創,往往是不大可能的,行書早在漢代就在民間流傳,早期的行書如今在簡犢文書中還可以見到,行書是隸書實用書寫逐漸發展而成的。劉德升在整理發展行書方面功不可沒,劉德升&ot;字君嗣,穎川人(今河南禹縣),恆靈之時以造行書著名,雖已早創,亦豐妍美,風流婉約,獨步當時。&ot;1根據西晉衛恆《四體書勢》記載:&ot;(三國)魏初有鍾、胡二家為行書法,俱學之於劉德升。??今大行於世。&ot;劉德升的學生鍾繇、胡昭後來都有很高的名望,他們為行書立法是很有權威性的,理所當然地受到當時士大夫的重視,原先僅在民間流行的行書經過專家們的加工整理和提倡,正式與篆、隸、楷三種書體並列,登上了大雅之堂。
王羲之的行書是學王廙的,王廙宗鍾繇,所以王羲之的行書風格是變制鐘繇行書而來的,其代表作有《蘭亭序》、《姨母帖》、《孔侍中帖》、《喪亂帖》。關於鍾繇的書法,王僧虔《論書》雲&ot;鍾公之書,謂之盡妙,鐘有三體,一曰銘石書,最妙者也;二曰章程書世傳秘書,教小學者也;三曰行狎書,行書是也。&ot;當時銘石書皆用八分,由於鍾繇最精於隸書筆法,所以銘石書為最妙。在西晉衛恆的《四體書勢》中,鍾繇被列為隸書門,這充分說明鍾繇精熟於隸書。鍾繇雖然對行書的創造傾注很大的熱情,為其筆畫規範盡力很大。但這種新型的書體畢竟處於初創階段,尚不完善,鍾繇為行書立法很大程度上停留於&ot;破&ot;,&ot;立&ot;的成分相比之下較少。鍾繇作行書帶有較重的隸書筆法,即所謂&ot;隸味&ot;。
王羲之對於行書體態筆畫加以全面改造,摒棄了某些隸書特徵,使之面貌一新,顯得清新華美。這種書體受到了朝野的青睞,人們爭相仿效。
王羲之行書的筆畫體態有一種生動的欹側之勢,&ot;縱不復端正者,爽爽有一種風氣。&ot;1字與字之間有如唐大宗所形容的&ot;煙霏露結&ot;2的映帶關係,即所謂&ot;狀若斷而還連&ot;。將草書引入行書,行書。草書相間是王羲之行書的新特點,字的形體富有變幻,側鋒用得較多,運筆迅速,筆勢連貫流利,形體簡略。
蘭亭序
膾炙人口的《蘭亭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是王羲之書法藝術的代名詞和象徵。它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顯赫的地位,被譽為&ot;天下第一行書&ot;。《蘭亭序》歷來被認為是最為純正典雅的行書範例,被歷代文人書家所效法。《蘭亭序》是王羲之與朋友在悠遊之餘乘著酒興用繭紙(麻紙的一種)、鼠須筆信手寫成。日後王羲之想再寫得好一點,然而&ot;書百數十本無如祓禊所書之者&ot;。自己也嘆為不可企及。書法創作和其他文藝創作一樣,是有其偶然性的。在一特定的氛圍、條件下產生的特殊的藝術效果,有時再重複一遍很難再現原來的面貌。《蘭亭序》是在蘭亭聚會後即興創作而成的,那時可謂是1 [唐]張懷瓘:《書斷》。
1 [南朝]袁昂:《古今書評》。
2 《晉書&iddot;王羲之傳論》。
&ot;四美具&ot;(即良辰、美景、賞心、樂事)&ot;二難並&ot;(即佳賓、賢主),是最佳創作環境和心態,千載難逢,日後王羲之再重寫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