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廉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羲之離不開那個時代,離不開他所處的環境,在他身上有著風流名士的特徵。但王羲之是一位藝術家,有他特有的思想、見解、人格、個性,與1 《世說新語&iddot;言語》。
其他士人卓然不同。這一點,對一個藝術家說來尤為重要,如果人云亦云,事事效仿別人,他在藝術上也無創造可言。而&ot;羲之高爽有風氣,不類常流&ot;,這是王羲之人格的基本特徵之一。
王羲之在服藥、&ot;盡山水之遊&ot;這些方面與其他名士是相同的,但也有不同的一面。比如,他雖然酒量不小,但為了節約糧食,下令禁酒並身體力行,率先做到。可見,,王羲之是風流名士,但不同於當時的一般風流名士。
(三)人格美的追求
晉人卓犖不羈,任情放達,追求自由精神和個性的解放,隊積極方面看,表現重視人格的獨立。當時的風流名士把人生看成藝術的人生。他們還把別人的評鑑看成自己存在的意義。人物的品評非常興盛,成為晉代美學的一大特徵。將人物的容貌、舉止風度主體精神作為審美物件,將審美主體作為審美的物件,早就有之,孔子的學生子夏就曾提出過君子的審美標準,即所謂: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東漢有人提出&ot;清議&ot;,人物品評的側重點,在於人的學識德行;而魏晉的人物品評,強調的是人的精神氣質,儀容風貌,崇尚清遠,以神韻飄逸為品藻人物的標準。
王羲之見杜弘治嘆曰:面如凝脂,眼如點漆,此神仙中人也。
當時對王羲之的品評是:時人目王右軍&ot;飄如遊雲,矯若驚龍。&ot;&ot;遊雲&ot;表示飄逸的風貌,品格高潔,而&ot;驚龍&ot;則象徵生氣勃勃,獨具神韻,&ot;神仙中人&ot;是神韻、飄逸另一種比喻的表達。
絕俗、簡約、玄談、神韻是晉人最看重的,&ot;有人嘆王恭形茂者雲:濯濯如春月柳&ot;3顯然這與莊子&ot;藐姑射仙,綽約如處子,肌膚若冰雪&ot;的審美理想相一致。
在晉人看來,自然界中的萬物生機勃勃,靈趣動人,它們的美應當與人物的品格是一致的,所以我們現在所見到的人物品評,很多方面用自然美來形容,而對書法作品的美,要求卻以人的肢體的筋、肉、骨等來類比書法的筆畫,這就是所謂的文藝作品審美的生命化、人化品評,錢鍾書將此歸納為兩種結習:
一、以無生者作有生看;
二、以非人作人看。
1一個時期的藝術作品的風格面貌與當時的審美理想密切相關,也可以說是某一時代的藝術作品是當時美學觀點的具體體現。王羲之書法上的追求不是老辣、粗獷,而是灑脫自如,線條光潔,很少用顫筆,呈現出來的是一種純淨玄遠之美,猶如玉人&ot;在玉山上行,光映照人&ot;。
晉人認為,不被權勢、世俗左右,獨立於天地,德被於天下的人格才是最美的。例如工弼當時和何晏辯難,王弼年紀很輕,初出茅廬,而何晏是官高年長之輩,但他們仍平等論辯,何晏並不卑視他,王弼也毫不膽怯。嵇康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ot;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ot;。同樣,王羲之也曾毫1 《世說新語&iddot;容止》。
2 《世說新語&iddot;容止》。
3 《世說新語&iddot;容止》。
1 錢鍾書:《管錐編》第四冊中華書局1979 年版第1357 頁。
不留情地批評當時的統治者,&ot;遺黎殲盡,萬不餘一&ot;,&ot;雖秦政之弊未至如此&ot;。
王羲之不人云亦云,堅持獨立的個人見解,有&ot;鑒裁&ot;,不輕意改變自己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