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鹿角坳村 (第1/2頁)
再次等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次李緣選擇的進山道路,就是沿著後來的景區主路。這條線路確實風景最好最秀麗,也最為安全,不過並非是最合適的跑山線路。基本上處在大山外圍,找不到什麼獵物和珍貴藥材。
順著湖泊上游的山溪瀑布,李緣準備以野猴溝作為終點,然後就折返回來。後來景區開發的時候,野猴溝就改名為百花谷,一個濃濃武俠味道的破名字。
不過在景區主路中,野猴溝算是個休息點,一般會折轉到另一條出山的主路,去往魚頭坳村所在的霞山鄉,後來改名為霞山鎮。
那裡儲存有不少的古建築,後來又新建了一座廟。也算是個景點。並且號稱“千年古鎮,五百年古廟”?
反正誰也不會在乎。旅遊不去拜廟,那就好像豆腐花沒放醬油辣子。少了那種儀式感。
但不管怎麼說,這些都是在大山的外圍區域。相對還是比較安全的。
當然,也有許多的驢友就喜歡往深山老林裡面鑽,對於這些作死者,藍天救援隊就一句p想要講!
三人兩狗繼續說說笑笑的往前走。前方那個山坳就是鹿角坳村。
嚴格意義上說,這兩座村莊就是一個村委會。不僅僅是這兩座村莊,這個村委會還包括附近山坳裡七、八個定居點。
由於這裡是百年前,逃難的人定居而成。又因為以前發生了地質變動,什麼什麼地理現象,就形成了這種種的湖泊怪石,造成了某種很特殊的景色。同樣也能讓當年的災民在山坳湖泊旁宜居。
因此說,這裡的村莊都是雜姓村。根本沒什麼宗族大姓。距離政府所在地就比較遙遠。老一輩人曾經有個笑話——鬼子掃蕩都不願意來!
後來為了方便管理,索性就以鹿角坳村和魚頭坳村為主,共同形成了鹿角坳行政村。
一個是行政村,一個是自然村,這概念應該很容易理解。
當然,生活中也有不少麻煩的地方。比如說寄信,地址寫“……鹿角坳村李緣收”,信就扔到這裡來了。一定要寫清楚“……鹿角坳村魚頭坳生產隊李緣收”,信才會寄到真正的地址。
這對快遞業就很不友好。
當然,在日常生活中,兩個村還是兩個村,這不……前方不就吵吵鬧鬧打群架了嗎?
看到一群村婦在興高采烈的吶喊助威,幾個小夥揮舞著拳頭在滿地打滾?李緣心中已經無法吐槽。
自從兩村合一後,這兩個村就突然成為了“世仇”。
由於村委會設在鹿角坳村,村名也用了“鹿角坳”,村幹部更是大部分出自那裡,魚頭坳村就感覺到特別吃虧。
憑什麼啊?咱們魚頭坳村的土地面積比你們大,戶數也比你們多?難道讓我們當小弟嗎?所以魚頭坳村一直向上級告狀,希望把兩個村子分開。
面對著魚頭坳村這個二五仔,鹿角坳村當然也不會慣著。明裡暗裡就不斷打壓。
其實村委會設在鹿角坳村,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那裡離幾個山坳都比較方便。並且因為這是村委會所在地,就獲得了上級撥款修建了簡易土路,勉強能通行小四輪。交通情況要比魚頭坳村好了許多。
對於下面村子裡的內部矛盾,上級更是懶得搭理。最後就不了了之。
反正就是一堆破事。兩個村子就經常打架,都為了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按照李緣的看法,打什麼群架呢?都是吃飽了撐的。如果有什麼小矛盾,不會組織一場……足球友誼賽解決嗎?還能踢假球吹黑哨,看看國足的那幫魂淡玩的多嗨?
李緣他們就停下腳步,在一旁看起了熱鬧。沒過多久,村支書兼村長劉寬就帶著幾個人殺了過來。反正是一通臭罵、各找各媽。把打群架的人全都趕走了。
劉寬是個四十出頭的黝黑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