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小胖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聞言小俞不禁在心中默默的點了個贊,不管在任何時候,老闆的格局都是那麼的大,考慮也很長遠,根本就不考慮一城一池的得失。
而是更多的透過不斷的佈局,為長遠規劃騰出穩定的發展時間來;並且,還要用現在的利潤去反哺未來產生效益的新業務。
如果,全球的華商都是這樣想,恐怕,未來內地的科技水平,一定能引領全世界的,可惜,像老闆這樣的商人還是有點少啊。
老闆並沒有因為自家能研發晶片,而且還是具有更高效率的精簡指令集晶片就看不上生產x86晶片的大佬Y特爾。
其實,Y特爾的最強的優勢,不僅僅是晶片研發,更關鍵的是對半導體工廠的管理水平高。
即使是幾十年以後,全球其他半導體產業的良品率,都無法跟Y特爾相提並論的。
也就是說,即使是大家都採用同樣的裝置,可是,其他廠家的工廠,還是沒有辦法達到Y特爾的工業水平。
因為,Y特爾透過多年在行業的深耕,早就掌握了豐富的半導體研發和製造經驗,即使在人才儲備厚度方面,也是任何一個對手都比不過的。
而且,奔騰晶片本身也是非常厲害的。壓箱底精品進一步脫穎而出,進一步鞏固了cpU產業的霸主地位,Y特爾的時代是從奔騰處理器時代才真正開啟的。
在另一個時空,奔騰處理器是在1992年10月才正式釋出的,於1993年3月正式推向市場,在升級換代上,奔騰處理器最佳化做的很不錯。
另一方面,奔騰處理器和之前Y特爾公司出品的其他處理器可以完全相容,並且還有新的內容出現。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奔騰處理器中有兩條資料流水線,也就是說可以同時執行兩條指令。
Y特爾公司把這種可以同時執行兩條指令的能力稱為超標量技術,有了這個能力,奔騰處理器就能以每週期兩條指令的速率更快的工作。
而這種技術,一直沿用到以後的酷睿時代。
這種技術,實際上就是來源於精簡指令集的一些理念,可見Y特爾公司的x86也是可以進化,也是會進步的。
第一代奔騰處理器主頻有60mhz和66mhz兩種,而另一個時空,於1994年3月推出的第二代奔騰處理器,則有:75mhz、90mhz、100mhz、120mhz、133mhz、150mhz、166mhz、和200mhz等多種主頻。
即使是小白也知道cpU的主頻越高,效能就越強勁。
當然了,不同架構的晶片,主頻也是不具備可比性的。
有時候,新一代架構的晶片100mhz主頻,也許就比舊架構的晶片150mhz主頻的實際效能要更加強大。
但是,僅靠晶片的頻率,也可以猜測出大致的效能。
比如,10mhz的晶片,無論晶片的架構如何先進和高效率,但是絕對拼不過100mhz晶片的。
秘書小俞將劉焱的行程計劃表來回檢查了好幾遍,確認沒有遺漏什麼事情之後,這才開口請示道:
“劉總,米國的行程都完成了,這邊的事情已經告一段落了,接下來,我們沒有什麼安排了吧?”
東瀛之行當中,S嘉就是一個意外。
劉焱搖了搖頭說道:
“先彆著急,還有一個目標沒有實現,還有一個沒有開發出來的潛力市場等著我們呢。”
小俞心裡咯噔一下,連忙詢問道:
“還有什麼計劃?難道又是您臨時起意的?”
劉總的整個出行計劃都是小俞安排的,一般都是按照出行表來決定行程的。
但是,要是又出什麼么蛾子的話,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