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馮紫英 (第1/3頁)
撐死的瘦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教坊司裡間小院內。
賈蘊隨著薛蟠來到此處,一推開大門,只瞧見三個穿著綢衫的年輕人坐在酒屋裡,飲酒、笑談。
酒屋的四角都燒著熊熊的炭盆,驅散冬日的寒冷。
“潘哥兒,怎麼來的這般晚,莫非自個高樂去了?”其中一個英武的青年開口打趣道。
薛蟠擺了擺手,頑笑道:“去去去,我這般沒義氣的?”
說著便豪氣地朝著大夥介紹道:“這便是面過聖的賈蘊,今兒個我可帶過來了,讓你們見識見識。”
賈蘊也不是不識禮數之人,好歹念過幾年書,朝眾人作揖道:“在下賈蘊,各位兄臺有禮了。”
眾人也紛紛回禮,互相介紹。
打趣薛蟠的英武男子名為馮紫英,他是神武將軍馮唐之子,剩下的也不是普通人,左邊的一名二十多歲,麵皮白淨,儀表堂堂,是王子騰之子王康。
右邊那個,年歲輕點,大約十八九歲的樣子,玉面朱唇,相貌不俗,乃是史家史思。
一一見過,便招呼賈蘊落座。
剛一落座,馮紫英便笑說道:“早聽聞賈將軍之名,今日一見,果真是英武不凡。”
古人客套話之一,先是奉承一番再說,什麼早聽聞賈蘊的名頭,純屬胡扯,他以前可沒名聲。
賈蘊開口笑道:“什麼將軍,也就是個小千總,上不得檯面,連聖上都言我粗鄙,免了我的官,讓我去國子監唸書哩。”
“哎此話言重了,聖上既然讓賈兄去國子監,想必是另有重用,賈兄不可妄自菲薄。”
賈蘊不置可否,崇明帝讓自己國子監,無疑是一番好意,讓賈蘊有個正途出身,不至於被別人視為粗鄙人家
開國武勳子弟早早便轉型,走科舉之路,“太平盛世”,也沒那麼多仗打,依靠軍功終歸不是正途。
例如賈家,賈府的祖宗寧、榮二公是當年從龍有功,掙下了這一門兩國公的潑天富貴家業,所以賈府屬於武蔭世家,但是祖宗的爵位是“降級世襲的”,榮國府襲到賈赦已經只算是一個一等將軍,寧國府襲到賈珍不過是個三等將軍。
寧榮二公的祖蔭眼看要被子孫們消耗完了,如果賈府的人不能為朝廷繼續效力,只能依靠祖上的餘蔭混日子,那麼就會白白佔用朝廷的資源,如同朝廷米蟲,又像枯枝爛葉,早晚要被皇帝修剪清理掉,所謂“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
所以賈府想要家族的榮耀富貴長久延綿,只能由武轉文,讓子孫讀書考科舉,繼續為朝廷做貢獻才可以。
但是賈府的老少爺們實在都不怎麼爭氣,三四輩子,近百年時間,嫡系庶支那麼多子孫,只有賈敬、賈政兩人是進士。
賈敬最是搞笑的,他半路出家修仙去了,連官都沒做過,白白浪費了一個功名。
賈政原欲以科甲出身的,其父賈代善去世,皇上體恤先臣,額外賜賈政主事的頭銜,屬於二、三甲的進士,但終歸不是正經科甲出身,又不得重用。
而賈珠十四歲進學,有望成為振興賈府的繼承人,奈何早逝。
仔細算起來,賈珠之後,賈府再無人能讀書舉業,力挽狂瀾。
大乾朝雖是馬上得天下,可治理天下仍是需文臣,自開國以後,武將地位已然是下降不少,時至今日,及至今朝,朝廷以文馭武是心照不宣的規矩。
賈蘊曉得其中道理,若是多言,免不得讓別人誤以為自個賣弄,擺了擺手,打岔道:“我就是個武將,不懂什麼大道理,忠於王事便是,咱們今日來此,只談風月,不談其他。”
薛蟠接著話頭對著馮紫英等人笑道:“紫英,人我可是帶來了,你這諾言也該兌現了。”
馮紫英聞言搖了搖頭,道:“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