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幫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七月起,天氣變得異常炎熱。白沙河兩岸的樹木不再像以往那樣青翠挺拔,而是樹葉發黃,樹枝無力地垂下,樹枝下面掉落諸多落葉,乍一看如同秋天降臨之景。
文廟鎮在整個六月都沒下過一滴雨水,幸虧文家的水利設施很多,才沒有造成夏糧歉收,而從七月起每天更是驕陽似火,炎熱不堪。再加上週圍各郡洪水被太陽的熱度蒸發,使整個五郡之地更加悶熱,文廟鎮上在六月已有多人中暑。
不過好在有祭司。文家從七月開始,就從自己家族的冰窖裡拿出大量冰塊做成冰飲,提供給文廟鎮居民,使中暑現象得到節制。對當地人來講堪稱功德無量。新任家主的少年無疑是個心好的領主。
文繼明在上個月月底就已經十三歲了。在前些時候,他還是比較關心大夏皇朝的紛爭的,但是後來發現那些事離自己實在太遠,一時半會兒不會影響到五郡之地。所以就不再理會。因為光從這裡步行到京師就要走二千多公里的路。普通人估計要用小半年才能走完。
這也是為何大多數諸侯國都不會理會朝廷的命令,首先路途遙遠,走過去沒準戰爭都打完了,還有就是如果派軍過去,誰負責糧草後勤?朝廷又不給報銷,是個人都不會幹這種傻事。所以也就是京師周邊的諸侯們鬧一鬧而已。
這麼遠的路對祭司來說卻不是什麼大事,因為祭司可以飛嘛。一天趕個百八十公里根本就不是個問題,但是沒有祭司願意參和,他們是侍奉神的祭司,凡間的事真的不感興趣,又沒有秘籍可拿,犯不著。
這裡面提到的神,估計大家都可能有些概念,首先是文繼明以為的被封之神,如文家老祖。另外就是各貴族諸侯的家神。如下川國主那樣的。這些因為不是被封之神,所以沒有傳承,他們自家的祭司懂得神術自然不多。
文繼明認為大夏的國教應該是神教。因為神是必須要享受香火的,香火越多越好。目前在大夏香火最旺的,是最先發明軍陣,兵書和兵法的兵神。因為從皇帝到諸侯一直到武士們都是信奉這個兵神的,不信兵神你怎麼打仗!然後緊跟著就是農神,沒辦法,民以食為天嘛。這很正常。
至於各家的家神,雖然貴族的家史都是很老的,千百年下來幾十萬族人都可能有。但是相比之下,香火還是不多,實力自然不高。
至於什麼山神,河神之類的,對不起沒有。並不是說沒有個別人祭拜山神河神之類的,只是因為他們沒有祭司。香火必須要透過祭司轉給神,沒有祭司就沒有通道。這個大家可以理解成祭司就是雙方的橋樑,把兩方面連結在一起。沒有祭司願意免費打工,這些山神河神又不發工資是不是,再說雙方又沒有關係。大家都不熟好不好。
文家祭司跟其他祭司比起來,有不少獨特之處。就比如現在,文繼明正盯著自己手上之物,一個在這個世界上絕對沒有的東西—螺絲釘。
是的,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摸索,文繼明終於基本上掌握了的基本技巧,經過無數次嘗試,塑造出了第一個物品螺絲釘。一個基本上屬於他有能力塑造的物品,因為螺絲釘又小又簡單。
到目前文繼明總結的規律是:
一要塑造的物品的基本構成成分,這世界上必須要有。
二塑造的事務的複雜程度跟塑造難度成正比。
三塑造者必須清楚所造之物的用途,不然無法成功。
四塑造之物越大,需求成分越多就越不容易成功。
五塑造成功之後,過程和原料會被自動記錄並且形成模式反應在塑造者腦海中。下次只要一想到這個物品的代號或者名詞就會自動再次成功塑造出來。
文繼明覺得這很酷,在他眼中這世上沒有任何術法再比這個牛的了。這個秘籍的前途看起來很光明,很遠大。
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