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頁 (第1/2頁)
青荔淮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見到宇文修多羅皺著眉,阿杉最先坐不住了,快人快語地問道:「王妃可是有為難事?」
李福握住了她的手,無聲地鼓勵她,宇文修多羅這就開口了:「大王與我即將前往梁州封地,此後便不能常住長安了。」
聽到這話,眾人自然是一驚,旁人還鎮定些,阿杉卻是眼淚已經在眼眶裡打轉了:「王妃這是要離開我們了?」
見這孩子這麼激動,宇文修多羅忙安慰道:「你先別哭,聽我說完。」
她說罷,就將那個梨花木匣子開啟,其中正是她們每個人的身契,其中除了阿杉的,其餘皆是她從宇文府出嫁時,壽光縣主交給她的。
宇文修多羅將這些都還給了她們:「借著此次離京的機會,我也好將這些都還給你們,以後你們便都是自由身了。也借著此次機會,你們若想留在長安也好,去別的地方也罷,都隨你們。」
誰知她剛說完,墨竹就率先開口了:「王妃,我要跟著你走。」
她想到了七夕宮宴上,王四娘對她發難,是宇文修多羅毅然挺身而出。其他人也都想到了昔日與宇文修多羅歡笑熱鬧,一同遊玩的場景,她們一齊對宇文修多羅道:「王妃,我們也要跟著你去梁州。」
其實宇文修多羅也挺捨不得她們的,此時驚喜地拉著她們的手,與她們相視一笑:「好,以後我們一同遊山玩水,吃吃喝喝。」
看著她說話的模樣,倒頗有些有錢女紈絝的樣子,墨竹几人皆笑了起來。
不過珊瑚她們都要跟著她走了,這間食鋪自然是不會再開了。思及此,宇文修多羅頗為不捨地看了四周一眼。不過她的心大,想到之後能夠自在逍遙一方,每天吃吃喝喝,遠離紛擾,心情又豁然開朗了起來。
自然了,這還不算完,除了食鋪一事,就是看楊太妃與壽光縣主二人是否與他們同行。
雖說王妃隨夫遠行是沒有帶孃家之人的慣例,但是李福知道,宇文修多羅一定會捨不得壽光縣主,就親自帶著宇文修多羅回府,請壽光縣主與他們一同離去。
壽光縣主很是不捨宇文修多羅,卻礙著此事沒有先例,頗為躊躇。最終卻抵不過宇文修多羅撒嬌,李福堅定的勸說。還是點頭了。
畢竟宇文修多羅是她此生唯一的牽掛了。
只是二人入宮去見楊太妃時,楊太妃所說的話卻出乎二人意料。
宇文修多羅仍記得那一日,楊太妃恬淡地笑著,對他們說:「能走是福,遠遠地走罷。不過我在這太極宮裡已經住了幾十年,又有韋太妃她們相伴,早已慣了,實在不想奔波遠行,何況去了也是孤單的。」
說罷,又語重心長地對他們道:「且我留在宮裡,若長安真有變故,總是知曉得快些,也能及時與你們傳信。」想到宮中的其他幾位老姐妹,又嘆道,「其實韋太妃她們都是一樣的。」
聽到這話,李福不捨,卻又只得拜別楊太妃。
就這樣,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當後,就要準備遠行,整個趙王府登時就忙碌了起來。
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長安城郊的灞橋驛站,是別離之所,唐人多在此送別親友,折柳相贈。如今已是深秋,柳枝已然變黃。
此時,李福穿著紫色圓領官袍,筆挺地站在那裡,依舊是那般長身玉立,挺拔如松。而宇文修多羅也是按品階大妝,一身繁複的緋色大袖連裳,髮髻上戴著各式花釵,與他並肩而立,心裡盤算著,等離了長安城就將這一身麻煩的行頭換掉。
李治和武皇后今日也帶著一眾文武官員前來,親自送別他。只見李治親自折了一支柳枝,遞給了他:「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此去山高水遠,十三弟一路要保重。」
李福接過了柳枝,道了聲「多謝九兄」,而李治也不忘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