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第1/2頁)
青荔淮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些高門女子自然皆是出口成章,王四娘自是要拔個頭籌,她先起了頭,眾人皆撫掌叫好。隨後,盤中的酒杯在池水中兜兜轉轉,其他貴女也是才思敏捷,皆能以詩相和,竟無一人被罰酒。待到最後一轉時,那酒杯卻正正好好地停在了宇文修多羅面前,她勢必要為此詩收尾了。
看到酒杯停在自己面前,宇文修多羅也不急,吟道:「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她表示,自己一個穿越女被迫背那麼多書已經很不容易了,哪有這齣口成章的本事,只能借用劉禹錫的詩了。與此同時,她也在心裡默默地給劉禹錫道了個歉。
以此佳句作為結尾,自然再驚艷不過了。楊太妃撫掌讚嘆道:「好一句『花開時節動京城』啊。宇文大娘當真是才思過人。」
宇文修多羅也大方地起身行禮,謙恭道:「太妃謬讚。」
而楊太妃也細細打量了宇文修多羅,但見她眉如遠黛,面若銀盆,雙瞳似倒映了夜空中的星子一般,極為嬌俏靈動,又不失清澈,這樣的女子,定然是個妙人。
芙蓉池畔,眾女衣裙艷麗,落落大方,出口成章透過這些,宇文修多羅彷彿窺到了盛世大唐的一角
作者有話說:
讓男主不露臉地出個場。
1:唐朝人罵別人會用「田舍兒」或者「田舍翁」,指代農民的意思
2:唐朝人罵人的話,指代商人的意思
3:唐朝女子無論對誰都可以自稱「兒」
4:在百度的基礎上加了一些,小說裡的藥方不可信
第3章 已嫁不須臾
此時正是煙柳滿皇都的晚春時分,離上次的鬥花宴已過了一月有餘。只是宇文修多羅的閨閣院子裡,卻有成片成片的櫻花在樹上綻放,如同一片緋紅的雲霞,渲染在湛藍天空之上。櫻花明麗,清香宜人。又有小雀落在枝椏上,發出清脆的叫聲。
一二八年華的女郎正坐在鞦韆之上,有一搭沒一搭地晃著,一手握了些青棗,一手揀了來吃,正是宇文修多羅。她身著嫩紅的襦裙,與櫻花的顏色相稱的緊。好一幅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之景。
誰知此時,丫鬟的聲音急急傳來:「小娘子,聖人的敕旨1下來了,娘子2請您速速梳洗,前去一同聽旨。」
宇文修多羅聞言,只得跳下了鞦韆,拍了拍手,隨著丫鬟回了閨閣,經過一番梳洗後,自有人引她去了正堂。她一面走著,心中不住地打鼓著,生怕是將她賜為王妃的旨意。
——————————————————————————————————————————
一卷厚重的竹簡被展開,宦官朗朗讀起了冊書上墨黑方正的字:「維永徽叄年伍月,冊命曰:於戲!惟爾右衛大將軍郢國公宇文士及次女,地胄高華,質性柔順,訓彰禮教,譽表幽閒。作儷藩闈,實惟朝典。是用命爾為趙王妃。往欽哉!」
宇文修多羅看了看前面站著的壽光縣主,也歇了跪下的心思3,垂首站著,仔細聽著敕旨,卻發現沒有她想像中的明黃絹帛,更沒有那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好吧,唐朝不興那一套。冊封皇后,太子,王爺,王妃以及三品上官員的的聖旨統稱「冊書」,以竹簡寫就。
待到冊書宣讀完畢,壽光縣主作為一家之主,畢恭畢敬地接過,口稱:「妾領旨。」
宇文修多羅的阿爺4宇文士及早已於先帝貞觀十六年因病逝世,家中惟餘壽光縣主及幼女宇文修多羅。
送走了前來傳旨的宦官後,宇文修多羅這才敢露出了不安的模樣,神色低落:「阿孃,兒害怕。」
雖說前些日子壽光縣主已與她說了,此次趙王妃的人選極有可能是她,可是真正接到旨意的那一刻,心中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