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玄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好!」
「萬歲!」
「聖人萬歲!」
「大唐萬歲!」
「高將軍威武!!」
百姓們歡呼如潮。
高仙芝那邊的將士,也都高舉刀槍大聲歡呼,以示回應。
越來越多的人奔湧了過來,一時間歡聲雷動震盪於野。
李蒼玉站在馬車上定定的看著,心裡莫名的激動,隱隱間彷彿熱血都要沸騰起來。他不由得想道:漢朝有句特別提氣的話千古傳誦,叫做「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眼前此景,則更像是「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壯哉,我漢唐!
大東家吳本立不知道什麼時候走到了李蒼玉的身邊,抬手指著高仙芝那邊,說道:「大丈夫,當如是!」
李蒼玉不由得笑了,他這是在引用當年劉邦見到了秦始皇車駕時,口出豪言的典故。
吳本立見李蒼玉笑,於是問道:「怎麼,蒼玉難道沒有此念?」
李蒼玉跳下了車來,說道:「大東家說得沒錯。好男兒就該報效國家,沙場建功。」
「肅肅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吳本立秀了一波化,然後自嘲的笑了笑,「吳某一介商旅讀書不多,但也知道當年周王的重臣閎夭和泰顛,都曾是戶出身。如今以蒼玉之才,也難保他日不成就一番豐功偉業。」
「哈哈!」李蒼玉直接笑出了聲,「大東家真是說笑了。我只想鞍前馬後的追隨大東家,但求討個安逸的日子過活。山裡的生活實是太清苦了,我可不想再回去。」
「呵呵!」吳本立饒有興味的點頭而笑,不再多言。
高仙芝的騎兵隊伍,在百姓的歡呼聲中滾滾前行。
圍觀之人越來越多,路都堵塞不通了,商隊也只好暫時停步。
李蒼玉又爬到了馬車上,久久駐目而觀,心中思潮澎湃。眼前的將士凱旋、萬民歡呼,和四年之後的安史之亂、山河破碎,在他的心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有時候,無知即是幸福。像李蒼玉這種洞察先機的泥菩薩,內心的困苦根本無從傾訴。
難道要我告訴這些百姓,四年後安祿就要造反、大唐天下將要大亂?區區一個賤人竟敢口出狂言惑亂人心、咒我大唐,暴打一頓再扭送官府!
難道去找皇帝和大臣打小報告,說四年後安祿就會造反、大唐天下將要大亂?大唐不是沒有忠臣檢舉揭發安祿山的謀反之心,著名賢相張九齡和一代名將王忠嗣都曾這樣做過。然而,安祿山的勢力更勝往昔;賢相與名將都已在憂憤之中黯然離世!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想到這些,李蒼玉的心裡一陣涼氣直冒,眉頭也不由自主的皺了起來。
吳本立頗為有心的留意著李蒼玉的神色變化,此時不由得心中一嘆:此子內秀非凡卓爾不群,絕非池中之物!
此刻的李蒼玉,心中也是重重一嘆:赳赳武夫公侯干城何不為公侯?!
第9章 謁京師
商隊終於啟行,望長安而去,但並非是馬不停蹄直奔長安。
吳本立是一個極其精明的商人,他制定的行商路線絕對是奔著「利潤最大化」去的。從歇腳的驛站到長安最多不過百餘里路程,但是商隊走了七八天,離長安城還有六七十里。
期間商隊輾轉迂迴落腳多次,或在華陽、藍田這樣的京畿縣城之中,或在偏遠荒闢的鄉野村落。每到一處都會有一場「錢滾錢」的商業運作,商隊的馬車上漸漸堆滿了銅錢和絲絹。
最開始李蒼玉很想早日見識一下長安城,但後來他不著急了。像這樣跟著吳本立一路行商穿州過縣又下鄉,還真是增長了不少見識。對於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