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錢府夜宴(三) (第1/2頁)
痴情哪堪心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柳如是三人雖皆是秦淮歌妓出身,然而所接觸者大多皆是當世名士俊傑,耳濡目染下,自身才情也早已不落他人。
而今時這般情景,她們心中自然會被這可作出的諸多詩詞的難得宴會所牽動。
隨著眾人依次吟作,三人在廂房裡聽的也是真切,不過為恐被湘閣內的眾人發覺,柳如是三人只得儘量壓低聲音,評論著方才所作詩詞如何如何。
不過此時湘閣裡的孟毅,雖也在一臉認真的欣賞著眾人佳作,只是心下卻是另一番思量。
他來這,當然不是為了聽他們吟詩作賦。
其目的,自然是想借機搜尋可以被他吸收的人才。
孟毅的目光看著已吟作完畢的方以智,一邊隨著眾人出言贊喝,一邊卻是在腦中搜尋著自己前世今時關於方以智的全部訊息。
方以智受其家世影響,學識斐然且涉獵甚廣。
天文,禮樂,律數,物理,書畫,醫學,包括琴劍技勇,可謂無所不通。
且他與西洋傳教士畢方濟與湯若望皆有交集,並還閱讀過西洋之書,算是在這大明少有的開拓視野之人。
他認為:“今天下脊脊多事,海內之人不可不識,四方之勢不可不識,山川謠俗,紛亂變故,亦不可不詳也。”
他不但涉獵甚廣,且視野開闊,更有遠見,知道不單要與四海交往,還要有防範意識。
而這種觀點,正合孟毅心意。
許多事情,不是他一人可以搞定的,他需要幫手,特別是像方以智這種人。
不過他想要的可不是讓方以智去朝堂為官。
那樣簡直浪費人才。
大明想要變強,那就必須要思變,去改變思想。
不過想要改變思想,那就要觸及到如今的科舉制度!
只有改變世代研習以八股文取士制度,徹底打破儒家專政,重現中華百家齊鳴的榮光,這樣的大明才能穩步向前。
不過想做到這一點,非一朝一夕的事,如今大明這代人的思想已經禁錮。想讓他們接受改變。
難!難!難!
而想改變大明這等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最好的辦法便是從娃娃抓起,以後浪推前浪的方式去慢慢引導改變。
而方以智,便是孟毅心目中最理想的一個。
若以他的思想學識,去使他教化下一代人,自己再在朝堂上輔助,為改變取士方式開闢道路。
想來用不了十年八年,大明年輕一代的思想便可徹底開放。
屆時,這大明,將徹底煥然一新!
想到此,孟毅的目光又投向了方吟作完畢的黃宗羲。
這黃宗羲的思想更了不得,可以說是民主思想的先驅了。
他的思想是天下之所以有皇帝,乃是要其能“使天下受其利,使天下釋其害。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
更是認為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
黃宗羲反對家天下的思想,被後世稱為“中國思想啟蒙第一人”。
這等觀點,孟毅自然更是認同的,即便如今他能有這般地位,皆是受了家天下的紅利,但他不得不為以後考慮。
現今看來,朱慈烺還算不錯,可若在朱慈烺百年之後,大明的後繼之君又會是如何?
一個國家的興衰,不能任由一個帝王去操控。
畢竟數千年的史書已經明明白白的告訴了世人,一個王朝,出不了幾個明君的!
且就算能連續出得數代賢明之君,而其數世努力,可能僅需出得一個昏君,便可盡毀之。
所以黃宗羲的這等思想,孟毅必須支援,也必須需要傳承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