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第1/2頁)
寒小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只是令人意外的是,等他們回去後,卻被要求依著方才的座次再度入座。
隨後,康熙帝宣佈加試一題。
到底是大清朝頭一次增設博學宏詞科,眾考生估計明白的沒幾個,聞言也只頂著一頭霧水入了座。
只聽康熙帝道:「諸位的賦文詩詞,朕皆已賞閱,心中也有了數。如今,朕想問諸位一個問題,可答也可不答,無論作何解答,朕都不會怪罪於任何一人。」
頓了頓,他又添了一句:「自然,朕還是希望諸位能夠暢所欲言。」
不知道為什麼,路謙心中突然湧起了一種不詳的預感。
緊接著,康熙帝的聲音再度響起:「加試的這題便是——《論明朝覆滅的根本原因》。」
路謙:……
奪筍啊!
第12章 就不能給整些陽間玩意兒嗎……
所謂博學宏詞科,這「博學」二字指的是學識淵博,「宏詞」則指優美磅礴的文辭。但凡取中者,自是要兩者兼備。
但講道理,在以往的那些朝代裡,博學宏詞科遠沒有那般簡單,更不可能像康熙帝這般,隨意的出一篇賦文一篇詩文,就簡單的評判出優劣來。
且不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單就是光憑兩篇詩賦,如何判定應考生是否學識淵博?
在從前的那些博學宏詞科裡脫穎而出的文人中,出過不少後世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大詩人、詞人等等。取中者也多是在翰林院任職,基本上是不可能放外任的,甚至極有可能終生與群書相伴,不是出書立傳,就是編撰史書,手上丁點兒權利都無。
也因此,但凡是想要流芳百世的,都希望能透過詞科入仕。反之,若是想當官發財,那還是走科舉正科來得合適些。
但那是從前,如今的情況又有所不同。
……
康熙帝在宣佈完加試的題目後,就目光炯炯的望向在場的諸位應考生。
體仁閣在宮內不算什麼大殿,饒是如此,也勉強還是可以容納一二百人的。從康熙帝所在的高座上往下看去,一排排的應考生皆正襟危坐,有的面露迷茫,有的則乾脆是一臉的不忿,更多的人則是捏著筆桿猶豫不決。
跟路謙不同,在場的其他應考生中,起碼十之八九都是提前很久就知道了這屆詞科的用意,他們既選擇了前來參加考試,也算是變相的認同了。因此,哪怕心中再怎麼悲憤難當,多數人還是選擇了答題。
誠然,康熙帝先前就有說明,這加試題,可答也可不答,無論作何解答,都不會怪罪……
就算真的不會怪罪,但也不可能被取中了。
各人心中都是千頭萬緒,一時間,全場安靜如雞。
那是從其他人的角度看的!!
如果換個角度,從路謙的視角看過去……
他家祖宗啊!生前也是個體麵人啊!之所以變得像如今這般話嘮,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路謙一而再再而三的刺激他。但是,從今個兒起,祖宗又進化了。
掀起你的棺材來
旋轉跳躍我跺著腳
路謙就這麼直勾勾的看著他家老祖宗,在康熙帝的墳頭……哦不,頭頂蹦躂。
一面努力蹦躂一面高聲哭嚎,仔細聽著確實是為了那消失在歷史長河裡的大明朝,但假如不側耳聆聽,光看眼前的場景,還道是他在給康熙帝哭喪呢。
其實,如果可以的話,祖宗就想跟出題人同歸於盡。
這題太損了,簡直就是喪盡天良、人神共憤!
就不能給整些陽間玩意兒嗎?
目睹了祖宗原地炸成煙花後,路謙真的很難收斂心神去答題。幸好,跟他一樣呆若木雞的人也不少,畢竟這題啊……
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