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你們確信是謝家神明救人的? (第1/2頁)
竹生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你好好想想,在那松江府衙之內,謝豫川真的將他們謝家神明請來,為肅兒治病?” 京城徐府內,徐老太爺剛送走請來的太醫,便將孫子身旁的兩位屬下招來書房問話。 兩人正是隨徐肅去松江救人的武官。 “回主子的話,我二人所言句句屬實,不敢有半分欺瞞,都尉當時命在旦夕,謝豫川說有一方法可以試試,但能不能成他不敢保證,我們當時沒有別的選擇,請來的大夫也束手無策,所以只能鋌而走險。” 另一人也補充道:“確實如此,當時在場親眼所見之人,還有押解的官員熊九山和松江知縣李周全,謝豫川確實請來的謝家神明來為都尉療傷,但是神明出手時,謝豫川不讓旁人在場,所以具體都尉是如何療傷的,我們並不知情。” “都尉當時高熱不退,但療傷過後,翌日一早狀態就好了很多。” “謝豫川臨走時,讓我二人務必趁都尉狀況好轉時及時回京,特意叮囑我們告知老太爺請宮中太醫來為都尉治療,以防萬一,我們這才連忙回來。” 徐老太爺聽完,臉上的神情很是震驚。 他萬萬沒有想到孫子徐肅突然負傷回到京城,竟然還有這樣一段經歷。 剛把人弄回來時,他也沒有那個閒工夫去詳細瞭解,徐肅發生了什麼事,先請太醫來看看要緊。 當即讓管家去宮中請太醫。 太醫來府上為徐肅全身上下檢查過後,拱手對徐老太爺道:“徐都尉身上的急傷已被高人救治,生命確無大礙,而且脈象也平穩,應該沒有大事,老太爺可不必太過擔憂。” 那太醫說完,欲言又止,徐老太爺見太醫如此,便細問。 這一問,可把徐老太爺給驚到了。 那太醫說:“我觀都尉的體內頑疾,好似也好了很多,如實往好了說,怕是以後都尉每年到了時節都要犯上一輪的老毛病,都不會再犯了。”太醫說完,自己還唸叨著,“不知是何處高人出手,醫術如此了得。” 徐老太爺當即心裡就生出巨大的懷疑。 而被太醫誤以為是世外神醫的塗嫿,其實只是用積分和能量在系統商城裡換了一個救命的藥而已。 聽完兩個武將的話,徐老太爺踱步走到椅子上坐下。 他歲數大了,突然聽見這樣的訊息,著實需要冷靜冷靜,消化一下。 他是知道孫子徐肅從小就跟謝家六郎交情匪淺的,但是兩家在朝堂之上還是有些不同政見的,那也僅限於於公。 於私,他並不阻攔徐肅跟謝豫川稱兄論弟。 謝家六郎他是見過的,大概是當初見的時候年紀還小,看著就是個天資聰穎的孩子,只是性情爽朗好動,顯得沉穩不足。 但是因為這份大大方方的開朗,將小時候因身體孱弱總是悶在府中的孫子徐肅拐跑了。 自家孫子的個性,徐老太爺是瞭解的。 他怎麼會突然之間帶人去了松江鎮,這要是認真追究起來那可是要受罰的,徐肅不可能不知道,明知有代價和危險,還要過去,那必然是有不得不去的理由。 “既是他的決定,那自有他的道理。” 不過徐老太爺還是對於謝豫川請神明來救人這件事存疑。 若不是兩個人言辭鑿鑿不敢有半句謊話,他是說什麼也不會信的。 那謝家的神明,一百多年了,也沒見顯靈過。 倒是近來有一次。 徐老太爺想起了之前,朝堂上議論紛紛的那件事。 護國公府大火時,天上居然專門為謝家降下甘霖,滅了大火。 皇上因為這件事,在朝堂之上發了好大一通脾氣。 徐老太爺雖然已經致仕回府榮養了,但是對朝堂之上的事情還是會關注一些,徐老爺每日上衙回府後,也會回來跟父親聊一聊最近朝廷上的變動,畢竟徐老太爺入仕多年有經驗,父親提點幾句,他心裡也有底。 這幾年,朝堂上越發混亂,皇上的心情也是陰晴不定,讓人難以捉摸。 連護國公府這樣的開國將門,如今都落得這個下場,其他人眼見著,心裡能沒有多少想法嗎? 徐家跟謝家不同,謝家從祖上從軍,族中子弟皆以馳騁沙場保家衛國為傲。 但徐家不同,文臣武將族中皆出,雖然在遇到朝堂上有重大分歧時,兩頭不得好話,但徐家這些年在夏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