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再入楊府1 (第2/2頁)
粉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後宮,與隨行官員一同由東都南下,遊幸江都。
皇帝的龍舟高四十五尺,長二百丈,同行的鳳艒、赤艦、樓船、舳艫等達數千艘。
船隻兩側有無數絲絛牽往兩岸,徵八萬民女挽船前行。
這個偉大的船隊前後銜接二百餘里,兩岸並有騎兵夾護行進。
沿途經過的諸州郡縣均須獻食,所獻的品饌非但必須是水陸奇珍,還得經過層層挑剔。
此時全國只有八百餘萬戶,四千餘萬口。
楊廣大興土木,人民徭役負擔之重,實在已到難以承受的地步。
幸好當時隋帝國倉廩充溢,富強遠盛於歷代,所以還不至於民不聊生。
然而隋帝國的富強,全由文帝一代奠定。
楊堅勤儉經營二十餘年,積存一筆龐大的遺產,正好供楊廣作無度的揮霍。
除營建宮室、開鑿運河、遊幸江都之外,楊廣同時對外用兵。
大業元年,隋煬帝派兵南征遠在今日中南半島東部的林邑,只為聽說其地出產奇寶。
戰事雖然獲勝,南征計程車兵卻水土不服,因病死傷其半。
同年契丹入寇,大隋當時國富兵強,輕易便將之擊潰。
李藥師雖然曾隨皇帝東出洛陽,卻並沒有南下江都。
這年八月,龍舟甫出,他便回到長安,來見楊素。
楊素固然缺乏容人之量,畢竟仍是一代人物。
他若是少了幾許私心,當年奉楊勇承繼大統,日後或許也輪不到李藥師輔佐唐室成就大業。
對於隋煬帝的揮霍無度,楊素當時也曾試圖諫阻,卻引得聖心不豫。
皇帝命楊素留守西京,不讓他隨侍御前,以免總得聽這老臣多言,惹人厭煩。
李藥師年前被調回京師時,曾經見過楊素。
當時這位七十有半的尚書令精神矍鑠,氣勢磅礡,與六十大壽之年無甚差別。
今日再見,楊素由一群婦人簇擁攙扶而出,非但步履老態龍鍾,連身形似乎都不如已往雄偉。
短短一年之間,變化竟然如此之巨,李藥師心中又是震驚,又是惶然,甚至還有些許同情。
楊素似乎早已知曉李藥師此來準備說些甚麼,開口便道:“老夫垂垂老矣,近來愈發覺得事事力不從心。
藥師,往後就看你們年輕人啦!”
李藥師來此之前,早已將楊素種種可能的反應作過推演,此時侃侃而談:“太師,晚輩原知王莽、曹操之輩,實不足與太師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