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綜論天下3 (第2/2頁)
粉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難與之交通。至於梁師都??”他將話止住,望向李藥師。
李藥師微微一笑:“諸軍皆與突厥有約,相互不得攻伐。薛舉進攻扶風之前,扶風原困於賊寇,我軍亦圖下之。因此兩軍爭取扶風,並非相互攻伐。如今薛舉若欲結盟梁師都以攻我軍,則必須得到突厥首肯。所以當務之急乃是連絡突厥,以防薛舉得逞。”
李世民問道:“依先生看,該當如何連絡?”
北朝魏分東、西以來,突厥趁機坐大。
由南北朝以至隋初,突厥的勢力遠盛於華夏中土之內的任何一個政權。
毋寧說,當時亞洲大部的主人乃是突厥,並非中國。直至隋文帝時期,長孫晟設計離間,使突厥分裂。
其後一邊作戰、一邊分化,終於在開皇中期,東、西兩突厥均因內鬥混戰而趨衰落。
然而其後楊廣荒誕淫佚,致使大業末年群雄並起,中土紛亂,遂使突厥得以再度強盛。
與突厥相鄰的隋末群雄,包括薛舉、李軌、梁師都、郭子和、劉武周、竇建德??當然也包括李淵,為避免遭諸軍圍攻,必須“結交”突厥。
突厥與群雄有約,相互不得攻伐。其實“結交”乃是諛美之詞,當時無人有能力結交突厥,而只能臣附於突厥。
因此,薛舉若欲結盟梁師都以攻李淵,就必須得到突厥首肯。唐軍若想防堵兩軍結盟攻伐,也必須透過突厥。
諸般種種,李世民自然清楚。他只是希望知道,李藥師的想法是否與自己相合;他更希望知道,李藥師計劃如何連絡突厥。
李藥師也明白李世民心意,說道:“我軍出使突厥,可由兩路,或出靈武道,或出馬邑道。靈武道在薛舉、梁師都兩軍之間,若走此道必遭遷延,只怕無法及時抵達突厥。若走馬邑道,則只須避開與劉武周衝突。何況四公子刻下仍在太原,距突厥不過五百里地,快馬僅須二日,便可抵達。”
李藥師十分清楚,這些情勢李世民也很明白,讓他猶豫的卻是,他那四弟李元吉。
於是不待李世民示意,即便繼續說道:“都水監宇文歆為人機敏正直,與四公子又頗相得,如若由他出使,應可達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