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西嶽獻書1 (第1/2頁)
粉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洛陽乃是華夏古都,自周代起即是成周的行政中心。
其後東漢、曹魏、西晉,以及北魏後期均定都於此。
而今既成為大隋的東都,不特是帝室王畿,而且文華薈萃,商賈雲集。
此時兼又大興宮室,尤其顯得熱鬧非常。
洛陽城西白馬寺乃是華夏中土的第一座佛寺,揹負邙山,南臨洛水,古剎高塔聳立,規模雄偉宏闊。
城南伊水兩岸,又有雙闕對峙,闕上遺有北魏石窟,窟內雕刻佛像無數,富麗多彩,精美絕倫。
城東百里之遙,則有“崧高維嶽,駿極於天”的中嶽嵩山。
山有太室、少室二部分,各有三十六峰。
少室北麓五乳峰下,便是少林寺。
山川雖壯麗若是,然而李藥師與出塵由趙郡一路行來,沿途但見田園荒蕪,沃野廢耕,對照這長橋臥波、複道行空的宮館玲瓏,尤其令人扼腕。
所以他二人只前往少林寺二祖庵祭拜慧可大師,也就是神光大師。
至於其他,一時卻也提不起遊觀興致。
楊廣在舊洛陽城的西方營建東都,為使新城顯得繁榮昌盛,早已詔命天下富商巨賈,以及豫州百姓數萬戶徙居東都。
此時皇帝南遊江都未歸,新城也尚未竣工,那奉召實京的商賈百姓卻已陸續到來。
富商巨賈來到洛陽,自然使古都市肆益發興隆。
然而豪客麇集之下,那初到洛陽的黎民百姓,竟難覓一席棲身之地。
如今荒庵廢寺,廡間廊下,隨處可見幞被而居的流民士庶。
其間偷搶拐騙,恃強凌弱,自是無庸贅言。
此等情事偶被李藥師與出塵撞見,雖可略伸援手,懲奸除惡,然而他二人畢竟勢單力孤,終究也管不了許多。
出塵出身南陳貴裔。
當時遜陳宗室,宣華夫人雖曾嬖倖後宮,無奈紅顏薄命,已然謝世。
陳後主陳叔寶之弟、出塵之舅陳叔達,則仍仕隋為官,如今正在洛陽。
李藥師本與陳叔達相識,因著出塵之故,往來自然略比已往熱絡。
陳叔達本是南朝帝裔,加以仕隋日久,與朝中一班紈絝膏粱、五陵貴冑交好。
李藥師因而結識宇文述之子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兄弟,以及雲定興、溫大雅等人。
當時宇文述聖眷正隆,宇文兄弟因著父親熾焰,驕蹇不可一世。
而云定興則任職太府,襄助太府少卿何稠修制儀仗,準備迎接聖駕回鑾。
何稠源出西域,精於工藝技術,他為皇帝設計的輿服儀仗,均廣用彩羽翎翮,皮毛氅毦之屬。
當時向全國州縣課徵毛羽,因此天下之水陸禽獸,凡有一絨一毫堪用者,幾乎被搜捕殆盡。
宇文兄弟藉著與雲定興交往,居中上下其手,營謀取利。
惟有溫大雅人如其名,溫文大度,雍容爾雅。
他年齡較李藥師略長,家中也是兄弟三人,溫大雅居長,溫大冶行次,溫大有最幼。
與李氏兄弟一般,溫氏兄弟也是宦遊各方,如今只有溫大雅一人身在洛陽。
相談之下,原來在李藥師之後,溫大雅也曾任職於長安縣,他二人不免更為惺惺相惜。
轉眼秋去冬來,冬盡春生,洛陽新城築就。
皇帝遂於暮春之月駕發江都,與隨幸的后妃皇子、文武臣僚同於孟夏之月返回東都。
何稠鋪陳繽紛絢爛的儀仗法駕,千軍萬騎簇擁著龍車鳳輦,進駐嶄新的東都。
一時洛陽新城果然正如楊廣所願,人車潮湧,繁榮昌盛。
皇帝龍心大悅,策勳百轉,賞賜千強。
高官巨賈人人歡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