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盤龍山巔2 (第1/2頁)
粉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藥師正自登高四顧,臨薊川之長流,望眾果之滋榮;仰春風之和穆,聽百鳥之悲鳴;不想突然聽見百鳥悲鳴聲中,隱隱竟夾雜著喃喃梵唱。他心神一凜,用心傾聽,卻又只聽得啁啾鳥聲,以及森森濃蔭間傳來的蔌蔌松濤。
他心想,將松濤聽成梵唱,也是玄機,當下胸懷更為怡然開闊,信步便朝那松林行去。
那簌簌松濤,本似大塊噫氣,輕聲劃空而過。朝松林行去數丈,那風聲卻愈衍愈盛,漸如萬籟唱和。
來到松林之前,那風聲已如萬竅怒號,彷佛大木百圍之竅穴,叱者、吸者、叫者、嚎者,前者高亢如小弦切切,後者低沉如大弦嘈嘈。
李藥師一身白衣,也被那松風吹得巾帩颻揚,幅帶翾翻。
及至進入松林,那風聲卻嗡然隱退,巾帩幅帶也悄然飄落,不再颻揚翾翻。
似乎那蔽天濃蔭,竟將濤聲飆風闢於林外一般!
然而,就在李藥師耳中風聲迴響尚未完全退卻之際,他竟又聽見喃喃梵唱。
此時喃喃梵唱,雖然仍是隱隱約約,卻已甚為真切,絕對不是誤聽松濤。
李藥師側耳傾聽,誰知不聽猶可,一聽之下不免大為詫異。
那喃喃之音,聲韻明明是梵唱,詞語卻並非南無佛號,竟然是漢高帝〈大風歌〉。
〈大風歌〉本該是浩氣幹雲,意興風發,滿負“以天下為己任”的雄心壯志;然而入了梵音,卻顯得軟弱無力,變成一無可取。
李藥師聽得心胸滯澀,忍不住便拔出身邊佩劍,一邊高唱大風之歌,一邊縱劍而舞。
歌曰: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李藥師一舞三闋,愈舞愈是慷慨激昂,直舞得天地為之變色,山川為之動容。
舞罷三闋,他意猶未盡,便依〈大風歌〉曲牌,自己又成一闋。
歌曰:
陟崇崗兮望四圍
挈霓閃照兮斷虹飛
嗟嗟三軍兮唱凱歸
李藥師盼望舅父韓擒虎早日得勝北歸,自然而然便將這番心思譜入歌曲之中。
他邊唱邊舞,舞罷三闋,再舞三闋。
直至盡興,方才收起長劍,定下心神,緩緩循著梵唱聲音,順著松林間次望去。
但見遠方夭矯巨松之間,犖确青石之上,結跏趺坐一位極老的老僧,旁立一位中年僧人。
李藥師正自驚訝如此遙遠的梵唱,竟能傳到自己耳中,卻只聽得那老僧已開口問道:“檀越聽見〈大風歌〉?”
那老僧聲音並不洪亮,但與李藥師相距百尺之遙,語句傳入耳中竟是字字鏗鏘。
李藥師見長者動問,連忙快步上前施禮,恭敬應道:“晚輩聽見大和尚唱漢高帝〈大風歌〉,情不自禁,縱劍歌舞,原不敢有擾大和尚清修,尚請大和尚諒鑑。”
那老僧形容枯槁,脊背佝僂,實在已是極老,趺坐松蔭之下,靜寂有若盤石。
錯非他開口說話,直無法確知他是否還在世上。
他原是雙目垂簾,此時抬眼朝李藥師望去,卻是炯炯有神:“不,老衲唸的是《楞伽經,出家人不唱〈大風歌〉。”
李藥師心下驚訝:“大和尚唱的不是〈大風歌〉?”
那老僧道:“不錯。老衲唸的是《楞伽經,檀越聽的是〈大風歌〉。”老僧語音稍頓,輕念一聲佛號,緩緩說道:“看檀越適才劍道,與老衲一位故人竟是十分神似。檀越可識得華陽子?”
李藥師更是心驚,敬謹答道:“華陽子正是家師祖,原來大和尚與家師祖有舊,不知可否敢請賜知法號?晚輩也好回稟家師。”
李藥師家學淵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