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你肯將此事告知為父,足見心胸光明磊落。你二人之情,出乎至誠,為父不願深責。何況你娘生前,已將親事訂下,將來互守夫婦當有之義,也可無愧於祖上。只是,此事牽上了唐國公,只怕棘手。”
李藥師原本惟恐父親見責,聽了此言,一則感激父親,再則思念母親,只叫了一聲“爹爹”,竟抱著父親膝頭失聲痛哭起來。
李詮手撫愛子,心懷亡妻,也自落淚不止。
一年之後,李詮喪假屆滿,除服返回趙郡。
李氏三兄弟則結廬守墓,克盡孝子之禮。
三年孝期既全,兄弟三人回到京師。
李藥王重回史萬歲麾下,此時史萬歲已平定西羌與南寧,因功晉位為上大將軍,太平縣公,成為節度一方的大員。
李藥師則由楊素援引,任職駕部參軍事。
魏晉南北朝時期,以“九品中正制”核選人才,造成世族把持朝廷人事。
楊堅取消舊制,改採薦舉辦法,命京官以及地方官員保舉人才。
在當時,經高官大員援引入仕,才是“正途”。
所以李藥師兩度入仕,均須楊素引薦。
李藥師重提婚事,楊素不願得罪李淵,對此事不置可否。
倒是越國夫人做主,只當遣散女伎,放出岫出府,讓她跟了李藥師。
這樁姻緣本是韓氏夫人生前所訂,又得李詮首肯,加以出岫溫和嫻雅,所以李家上下都接納她。
只待李詮回京,便為他二人完婚。
至於楊素,他在眾人面前一字不提,只當不知道此事。
不久之後,出岫已有身孕。
李藥師記得師父曾說:“當於陽1水之年得一佳偶,再於火土相生之年得一貴子,如此五行吉數全歸,則溥天之大,儘可為你所有!”
他暗自推算,母親與越國夫人訂親之年,歲次甲寅,兩儀屬陽,納音屬水,正是陽1水之年。
出岫腹中胎兒將於年底出生,當年歲次戊午,戊屬土,午屬火,納音亦屬火,正是火土相生之年。
師父預言漸次實現,李藥師心中不禁暗暗自負,只待父親回京主持婚事。
誰知李詮尚未回京,李淵卻先已到來。
聖諭詔命李淵調任隴西刺史,從譙州前往隴西,京師乃必經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