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藥師說來甚是興奮,李詮的臉色卻愈聽愈是凝重。聽他說到此處,李詮沉聲說道:“孩子,你好胡塗!”
李藥師茫然不解,忙問:“爹爹,可是孩兒做錯了甚麼?”
李詮道:“你可知你那李大嫂母家,是何方人士?”
李藥師道:“孩兒不知。”
李詮道:“我告訴你吧,她家系出鮮卑,原姓紇豆陵氏。北魏孝文帝施行漢化,敕令鮮卑世族改胡姓為漢姓,紇豆陵氏便改姓竇氏。你那李大嫂的父親,正是京兆家世,姓竇名毅。”
李藥師聽到此處,情不自禁地說道:“前朝駙馬都尉竇毅,尚北周武帝的皇姊襄陽長公主?那是權貴高門了!沒想到李大嫂的母親竟是前朝皇族。殊不知權貴高門,前朝皇族,竟以這等方式擇婿!”
李詮道:“若知他家原是鮮卑國姓,便也不足為奇了。”
李藥師道:“李大哥能與鮮卑國姓聯姻,他自己的家世,必也非比尋常,孩兒卻沒有聽他提起。”
原來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重門第的時代。南朝的“僑姓”與“吳姓”,北朝的“國姓”與“郡姓”,幾乎把持社會上全部的政治權力與經濟利益。世族與不同階級的門第通婚,是駭人聽聞的大事。時當隋初,社會階級的區隔雖已不似南北朝時期嚴峻,然而注重門第的風氣依然存在。所以李藥師一聽竇氏家世,立即斷定李迪波必也出身高第。
李詮道:“李迪波不提家世,或許有意隱諱。孩子,你可知當今唐國公一系?”
李藥師雖不明白父親何以突然提起唐國公,但仍恭謹回答:“孩兒知道。唐國公與咱們同姓,聽說同出於隴西一族。他家是西魏的八大柱國之一,前朝北周、乃至本朝仍襲唐國公爵位。”隋文帝楊堅篡北周宇文氏皇位,建立隋朝,曾得北周朝中世族大力支援。所以前朝顯貴,比如李氏一族,在隋朝仍有權勢。
李詮點頭道:“你可知現在的唐國公是誰?”
李藥師答道:“唐國公李淵,是當今獨孤皇后的甥兒。孩兒聽說他七歲喪父,在前朝便已襲爵。我朝建國之後,他仍領唐國公封號。獨孤皇后憐他幼失恃怙,對他特見親愛。”
李詮點點頭:“不錯,唐國公的母親與當今皇后是嫡親姊妹,同是鮮卑國姓,所以那唐國公也有一半鮮卑血統。孩子,你可知唐國公的名諱,如果以鮮卑語發音,如何念法?”
當時非但獨孤皇后系出鮮卑,前朝北周的皇室宇文氏也是鮮卑一族,所以高門權貴,無不競學鮮卑語。李藥師出身世族,多少也知道一些鮮卑語,當下不假思索,答道:“鮮卑語的淵』字,可以讀作德波』,也可以念成迪博』,或是……”
他突然說不下去了,目瞪口呆地望著父親。李詮緩緩點頭:“不錯,你那李迪波大哥,正是當今的唐國公李淵。而且他所謂的祖產,竟是一片祖墳。”李詮話聲一頓,注視李藥師:“如今,你可承認胡塗?”
李藥師不相信:“爹爹,唐國公與咱們同樣出身隴西李氏,在趙郡怎會有祖墳?”
李詮嘆道:“孩子,這正是爹爹急著找你的原因。你想,我家系出隴西,遷到京兆三原不過數代,與隴西老家並沒有失去聯絡。隴西李氏,定著五房,一曰成紀,二曰武陽,三曰姑臧,四曰敦煌,五曰丹陽,咱們是丹陽房嫡裔。隴西族譜上,可沒有唐國公一家啊!”
李藥師愈聽愈不明白,但他隱隱知道父親要告訴他的,必是驚天大事,所以心中雖是怦怦亂跳,卻強自壓抑,靜聽父親說話。只見父親將書齋巡視一週,確定並無他人,方才低聲說道:“孩子,爹爹來到趙郡不久,就發現唐國公家裡的事啦。他家自稱出身隴西李氏,在趙郡卻有祖塋,豈不矛盾?爹爹對於此事,已經注意很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