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白天是老闆,晚上是道士 (第1/2頁)
甜粥好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了符合自己的身份,張晟租住的房屋是一套獨棟的別墅。
原本張晟以為房價很貴,結果這套西式三層,自帶院子停車場的小別墅售價只要十五根金條。
至於租的話也比較便宜,只要一百五十大洋一個月。
在上海,租房是比買房還流行的,畢竟現在沒有什麼按揭買房,都是全款購買。
十五根金條價值五六千大洋,一般上很少有人能一次性拿出這麼一大筆錢。
在租好房子後,那自然是要找保姆的,他並不打算找本地的,以免他們知道自己做什麼。
這最好是找個西洋人,倍有逼格。
你想想,別管有事沒事,來了客人,你這洋人管家,上前就是一句地道的西洋話,別人一看就覺得你來頭不小。
門前還得僱個阿三保鏢,這就是格調,特別是本地人愛吃這一套。
就是倭寇,看你家裡這格調,還沒開口都得矮上三分。
當然這都是張晟自己的幻想,實際上,洋人們在上海的日子還是很滋潤的,除了少部分的女人。
比如很多英國青年從倫敦來到上海,發現工資翻了一倍,生活花銷則只需以前的一半。
英籍猶太人艾裡·嘉道理僅靠五百美元起家,竟成了上海有名的銀行家。
英國僑民無須納稅,還享受英國法律和軍隊的保護,日子過得相當滋潤。
還有美國僑民在上海租界的地位重要起來,一度多達三千七百人,這裡的飯店和遊樂園幾乎都被他們承包了。
同樣為尋求就業機會,一批批倭寇來到上海,管理銀行、開辦工廠、經營商店等,將這裡視為“淘金聖地”和“冒險者的樂園”。
而且還有流亡的沙俄貴族和避難的猶太人。
十月革命後,數以萬計的反對者流亡上海,他們被布林什維克剝奪國籍,聚集在法租界。
這些俄僑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其中不乏傑出的醫生、工程師和藝術家,將霞飛路建成了繁華的“涅瓦大街”。
而聰慧的猶太人,也相繼建起教堂、學校等,生活相對富足。
外僑在上海租界邊奮鬥邊享受,建起很多高階的社交俱樂部,其中“英國總會”尤為奢華,高達六層,擁有三十多米長的吧檯,人們坐在周圍飲酒談笑。
“德國總會”則是綜合性的娛樂中心,包括舞廳、賭場、檯球房、閱覽室、游泳池等,配有可拆卸的階梯座位,最多能容納一千名觀眾。
當然,這裡也有地下情色交易,後來在傳教士發起的道德風化運動中被迫終止。
還有外僑普遍喜歡運動,所以上海租界有很多體育場,賽馬、賽艇、田徑、網球等體育專案都是由外僑帶過來的。
虹口公園曾是重要的運動場所,多次舉行體育賽事。
所以,張晟想要找到洋人管家很難,不過錫克族的保鏢倒是可以找。
因此,張晟只是僱傭了一個老婆子打掃衛生,一個月薪二十塊大洋。
這已經超過工人的平均工資了。
那個錫克族的保鏢就貴一些,三十大洋一個月。
搞定了這些後,張晟這才帶上最後的兩百金條抵達花旗銀行。
史蒂夫一聽到張晟到來,連忙熱情的迎接,得知張晟又要存入一大筆錢,他臉上都笑開了花。
他十分殷勤的說道:“尊敬的張先生,您的汽車已經到了,隨時都可以取。不知道我還有什麼地方可以為您服務的呢?”
張晟點頭道:“做得好,史蒂夫經理,我就知道選擇你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正好,我還有一件事情要拜託你去做,我要成立一家公司,主要是負責藥材方面的,我希望能儘快註冊一家美國的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