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蟲之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國人怎麼可能不瘋狂?因此從十七世紀初法國和英國就派遣商人尋找合適的地點進行貿易,自己獵取皮毛的同時收購土著人皮毛,然後將珍稀皮毛供給國內的王公大臣。
至於說向其他國家販賣,由於現在兩國的殖民地都是初建,無論人口實力還不足以大量獲取海狸皮向歐洲提供,不過在半個世紀到一百年後,隨著英國尤其是法國殖民地的擴張,海狸皮等動物皮毛就會成為兩國的拳頭產品,取代北歐皮毛,統治歐洲市場。
當然了,紐芬蘭漁場的鱈魚也算一項產品,不過在生產力不足的十七世紀,遠在北美洲的漁業對歐洲的影響不大,一年也提供不了幾噸魚肉。
法國魁北克區和英國新英格蘭區目前也只有幾百上人,比起文蘭還有所不如,因為實力和人口等方面還很弱小,所以距離文蘭最近的魁北克和新英格蘭這幾年都對文蘭的殖民者海格很親近。
這既是為了從海格手中收購海狸皮,同時也是為了與海格結盟,這樣北美大路上還是渺小弱勢群體的白人才能結盟聯合起來自保,讓土著人尊重強大又團結的白人。
如果法國和英國的殖民地一直弱小下去,或者一直比文蘭弱小,可能海格和兩地的友好會一直持續下去。
但是如果法國和英國的殖民地實力大增,完全壓倒了文蘭,他們絕對不會容忍“側臥之榻,他人鼾睡”。
哈達爾和海格對這點還不很清楚,可是奧拉夫卻早就在心中警覺,已經多次告訴父親和叔叔,一定要對周邊英法殖民地提高警惕,因為一百多年後蔓延北美地區的英法大戰就是為了爭奪殖民地而誕生的戰火,這就是例子。
海格堡後依託山洞挖出的倉庫裡,海狸皮等珍稀皮毛堆積的越來越多,粗略的數一下已經有數百張之多,其中海狸皮只有二百八十餘張,河狸皮有二百多張,貂皮也有二百多張,剩餘的就遠不如這些值錢了,這是從秋季到現在捕獵積攢得來的,據海格估算,如果都賣了,最少也能換來上萬銀馬克,足夠購買三艘大船了。
哈達爾祖輩在冰島種植放牧,經營十年也不能掙到上萬銀馬克,可是現在再文蘭幾乎不到一年就擁有了價值上萬銀馬克的資產,哈達爾等人都十分高興,備受鼓舞。
奧拉夫得知了也驚歎不已,他這才深刻的感受到了為什麼這個時代的歐洲人熱愛搶劫了,殖民和搶劫不需要資產投入和生產環節,只要掠奪勞動成果換成財富,這樣來錢又快又多,誰不喜歡?誰能頂得住誘惑?
當然,白人們這樣做其實是把資產投入和生產環節的成本時間投入壓給了被侵略者和可憐的土著人、野獸等,掠奪就是不顧他人的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