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人聽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今既然已經確定了對方的動機,那麼接下來的事就好辦了許多,無非是滿足對方提出的條件,讓對方找回個面子,事情終究還是有轉圜餘地。
看起來對方也沒想將事情做絕,不過是給南趙一個教訓罷了。
既然是自己這一方理虧,那麼姿態自然要放得低一些。張綬連忙命人向南水郡的郡守送去拜帖,希望對方能發出一個書面的邀請,自己也好方便前往與使團交涉。
誰知前往送拜帖的人去了沒多久就跑了回來,說人家老早便把這書面的邀請文書準備好了,接了拜帖直接便交給他,讓他回來告訴張綬隨時可以前往南水郡守府。
張綬也是覺得有些哭笑不得,這擺明了人家就是準備好了在等著他來,看起來自己這邊所有的反應和應對舉動都在人家的計算之中。
人家這就是成心用這個方式來逼南趙派個四品官前來,而且好像自己這邊在想什麼,要做什麼,人家早就知道。看起來,這景元使團的使臣並非是個一般人,能夠將所有的事情提前預判到,可說是心思縝密,頭腦靈活,而且還膽大心細,處事果決。
“好吧!既然如此,那本官便去會一會這景元使團的使臣,看看是什麼樣的人竟能將我南趙朝廷逼到如此境地?還真是讓人感到好奇。”
張綬一行數人,著正式官袍進行了一番準備之後,便出發前往南水郡的郡守府。要解決眼前的麻煩,必須要拿出一些誠意,所以張綬又讓手底下的人備了一份厚禮。
說起這份厚禮,正是一顆南海的深海蚌珠。這南趙雖然資源匱乏,糧食、鹽、鐵、布匹都是昂貴之物,但因毗鄰南海,一些產自海中的珍稀之物倒是很多,比如上次南趙使臣進獻給蕭常毅的那棵紅珊瑚樹,便可說是這天下絕無僅有的寶物。
可問題是,這些東西不當吃,不當穿,再多也解決不了南趙物資貧乏的問題。所以,若是南趙國能與景元帝國加強邊貿通商,便可將這些中原視為珍寶的海中之物換成南趙所需的生活物資,可說是一種不錯的互補。
正因如此,一直以來趙紅錦和韓增都主張與景元國建立邦交關係,加強兩國的商業貿易。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本就如此,發揮自己的長處,透過利益交換來彌補自己的短處,很多事情本就可以透過和平的手段來解決,可總是有人想透過武力掠奪來滿足自己的慾望,這便是人類社會長期以來戰亂不止的根本原因。
交換與掠奪,似乎更多人會選擇後者,因為那樣的確可以將利益最大化。可是戰爭最終受害的都是平民百姓,若是掌權者不能體恤民情,愛護百姓,只想著完成千秋功業的理想,就算最終得到了天下,卻也失去了民心,失去民心的結果就是最後一無所有。
只可惜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或者是明白這個道理卻無法抵抗擺在眼前的誘惑。
張綬等人被接待的官員帶到郡守府時,被眼前的情景給驚呆了,這是在幹嘛?整個郡守府被拆得稀里嘩啦!又有不少泥水匠和工匠在現場施工,完全是一副熱火朝天的重建場面。
看著眼前這到處都是磚頭瓦片的郡守府,張綬懵逼了!這在哪兒辦公啊?又在哪兒接待呀?既然郡守府是這樣,為什麼不直接引他們前往驛館?帶他們到這裡來幹嘛?
只見陶青雲穿著一身粗布短衫,卷著袖口和褲腳,滿手、滿腳、滿臉都是泥巴,一副泥水匠小工的樣子迎到張綬的面前。
兩手抱拳一拱手,笑著說道:“想必這位便是南趙國派來的禮部侍郎張綬張大人吧?實在不好意思!近日郡守府在翻新重建,張大人實在是來得不巧。你看這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只能委屈張大人到旁邊的那棵大槐樹下落座了,我這便命人燒些開水給張大人解渴,再去通知使團的邵曦邵大人過來與張大人見面。實